课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ppt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 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 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 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 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 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4. 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5. 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 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7. 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为严重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1、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 2、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3、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5、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6、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7、建议使用可吸引的气管导管,定期(每小时)作声门下分泌物引流;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8、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9、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10、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 (1)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 (2)耐高温的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存。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也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 (3)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11、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12、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如西米替丁和/或制酸剂; 医院内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13、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包括安置于层流室,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14、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谢谢 谢谢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血液透析室 严格透析器的管理与清洁消毒 加强环境及空气的消毒监测管理 加强各种物品及设施的消毒监测管理 加强防护意识,预防医护人员感染 医院内感染 感染部位 全身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院内感染。 病原体来源 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院内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 院内感染有不同的分类 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 病原体来源 2.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