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消费者为学 Ch12 消费者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pptVIP

四川大学消费者为学 Ch12 消费者保护与企业社会责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竞争伦理、企业意图 (1/2) * 竞争伦理、企业意图 (2/2) * 12.3 消费者保护涉及到主要领域 产品品质与安全 信息与标示 儿童营销 消费者的疏忽性行为 环境保护 * 产品品质与安全(1/2) 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50种典型的问题食品 * 产品品质与安全(2/2) 消费者的对策 提高质量意识,从媒体和口传中吸收质量知识 拒绝某一类的产品 从众购买 购买名牌产品 要求商家提供保证手段 企业 关注产品的可能缺陷和潜在危害性 除了执行强制标准,还要研究消费者可能的使用情形、各种可能的意外、社会对产品的各种不同反应和评价 * 信息与标示(1/2) 欺骗性广告 直接谎言,如:包治百病 隐瞒信息,如:60%的医生推荐该药 实用推断,如:明星代言药品广告 信息的足量性 企业卖力宣传,漠视为消费者提供事实信息 食品标签、单位定价 问题是消费者能理解多少信息的含义? * 信息与标示(1/2) 警示语负面信息的披露 强制性的提供警示信息 药品、绝缘材料、香烟 潜在危害尚存争议或目前技术条件下其危害性尚无法确定的产品,是否需要提供这类信息? * 儿童营销 * 儿童营销(1/3) 儿童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 皮亚特:12岁以下儿童尚缺乏完全的认知与信息处理能力 能分清电视节目与广告吗? 7岁以下 能理解商业广告的某些特定内容(如产品或者品牌比较)? 营养早餐的一部分 每种单独销售 这只会飞的小马只需30元钱!电池不在其中 * 儿童营销(2/3) 广告的潜移默化和示范影响 家庭冲突 诱使儿童拥有父母不愿意或者买不起的玩具等 健康和安全 成人行为的示范 儿童食品与身体健康 价值观 极端物质主义 短期利益 享乐主义 * 儿童营销(3/3) 针对儿童的有争议性广告 儿童俱乐部 反斗星、奥特曼、迪斯尼、汉堡王等都赞助了儿童俱乐部 校园广告 网上儿童营销 手机营销 * * 儿童大脑对手机电磁波吸收量超成人60% ! ——法国克莱蒙·费朗大学测试数据 青少年手机使用情况 美国 2010 年 75% 青少年拥有手机 (2004↑30%) 发短信:31%每天至少100条,15%每天200条以上。每人每天平均发送50条! 加拿大 12—19岁:61% 拥有手机。更有不少人“煲电话粥”! 英国 8岁以下 25% 有手机;9-10岁 58%,11-12岁 89%,13-14岁 93%,15-16岁 95% 中国 88%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手机 小学1-3年级10%,4-6年级30%,初中生70%,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 北师大学心理研究所林丹华教授“青少年手机依赖”课题组在广西的调查数据,初二、初三学生中手机依赖率高达近20%。 * 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 * * 消费者的疏忽性行为 *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威胁 消费者的绿色意识提高 企业:绿色营销 绿色产品、绿色包装 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家居建材、绿色家电 绿色渠道、绿色促销 绿色形象:绿色认证 ISO 14000 * 12.4 企业对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反应 改变观念 利润 → 利润+社会责任 建立有效的消费者反应系统 了解消费者的实际感受 举行消费者座谈会 及时处理投诉和进行补救 建立消费者事务部 提供消费者教育 * 小结 * 思考题 1、绿色营销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利益和威胁? 2、儿童营销应该注意哪些营销伦理问题? * * * 美国斯坦福大学2010年3月公布了一份对200名使用苹果iPhone的大学生进行的使用状况调查结论:iPhone令人上瘾,被视为身体一部分。 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调查对象把手机当作手表,89%当作闹钟。75%的调查对象睡觉时把iPhone放在床头;69%的人说,早晨出门时,更容易落下钱包而非iPhone手机。研究人员要求调查对象评估自己对iPhone手机的依赖度,用1至5打分,1分代表毫不上瘾,5分则表示彻底上瘾。结果,一成学生承认彻底上瘾,34%给自己打4分,只有6%认为自己对iPhone毫不上瘾。在那些得分为1至4分的调查对象中,34%表示有一天自己可能成为iPhone“瘾君子”。此外,15%的调查对象说,iPhone令他们对媒体上瘾;三成人认为,iPhone是“通往世界之门”;四分之一觉得iPhone具有“危险诱惑”;41%说,如果弄丢iPhone将是“一个悲剧”。 *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贻伟 四

文档评论(0)

139****3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