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02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比氧更容易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严重却氧。轻度中毒时常出现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全身无力等,若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则常意识模糊、大小便失禁、乃至昏迷、死亡。 4 天屋内生煤炉取暖必须使用烟囱,使“煤气”能够顺利排到室外。 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或设立一氧化碳警报器和红外线一氧化碳自动记录仪,监测一氧化碳浓度变化。 定期检修煤气发生炉和管道及煤气水封设备,防止一氧化碳泄露。 生产场所应加强自然通风,产生一氧化碳的生产过程要加强密闭通风;矿井放炮后必须通风20分钟以后,方可进入生产现场。 进入危险区工作时须戴防毒面罩;操作后,应立即离开,并适当休息;作业时最好多人同时工作,便于发生意外时自救、互救。 一氧化碳 预防措施 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02 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中毒时,若以二氧化氮为主,主要引起肺伤害;若以一氧化氮为主时,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严重损害。 5 酸洗设备及硝化反应锅应尽可能密闭和加强通风排毒。 定期维修设备,防止毒气泄露。 加强个体防护,进入氮氧化物浓度较高的场所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氮氧化物 预防措施 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02 氯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对局部有灼伤刺激性作用;高浓度吸入后会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心跳骤停而出现“电击样”死亡。 6 严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保持管道负压 含氯废气须经石灰净化处理再排放 检修或现场抢救时必须戴防护面具 氯 预防措施 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0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极易蒸发,其蒸汽略带苦杏仁味。长期接触低浓度氢氰酸,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氢氰酸可立即导致呼吸停止而骤死 7 改进工艺,以无毒代替有毒。 加强密闭通风。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氰化物的保管、使用和运输应有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的专用制度;用氰化物熏仓库时要防止门窗漏气,并需经充分通风方可进入。 加强个体防护。应配备防护服、手套、防毒口罩(活性炭滤料)或供氧式防毒面具;车间应配备洗手、更衣设备以及急救药品。 操作工人在就业前应进行体检,上岗后还应定期体检。 氢氰酸 预防措施 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02 为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具特殊杏仁气味。丙烯氰可竟呼吸道、皮肤和胃肠道进入人体,属高毒类。在1000毫克/立方米浓度中,1~2小时可致死; 8 生产车间宜尽量采用露天框架式建筑,便于毒物扩散稀释。 进入反应器清 前,必须充分排风,以排除残留的毒物。 工作时应戴防毒口罩,工作后应用温水和肥皂清洗皮肤。 丙烯氰易透过橡皮,故不能戴橡皮手套进行操作,应使用专用手套。 丙烯氰 预防措施 危害 谢 谢 * * * * * * * * * * * * * * * * * * * * 起吊的东西不能不能在空中长时间停留,特殊情况下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起重伤害的预防措施 02 07 驾驶人员接班时,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将故障排除。 08 开车前必须先打铃或报警,操作中接近人时,也应给予持续铃声或报警。 09 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重新工作前应检查起重机是否工作正常。 起重伤害的预防措施 02 10 当风力大于6级时,一般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住; 对于门座起重机等在沿海工作的起重机,当风力大于7级时,应停止工作,并将起重机锚定好。 11 车辆运输伤害事故的预防 6 与时间有关,每天7点到15点半的事故最多 厂内车辆 伤害事故 规律 和驾驶员的年龄有关,一般18—40岁的人居多,其中18—25岁的占25%,25— 40岁的占32.5% 受伤部位以腿、脚为最多。 厂内车辆伤害事故规律 01 车辆事故的分类 02 车辆事故可分为碰撞、碾轧、乱擦、翻身、坠车、爆炸、失火、出轨和搬运装卸中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03 2 4 1 3 5 违章驾车 疏忽大意 车况不良 道路环境差 管理不严 事故发生 主要原因 事故的当事人,由于思想等方面的原因,不按有关规定行驶,扰乱正常的厂内搬运秩序,致使事故发生,如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使、争道抢行、违章超会车、违章装载等。 车辆的安全装置等部件失灵或不齐全,带“病”行使。 当事人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地观察和判断道路情况而造成失误,如情绪急躁等原因引起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 厂区内的道路因狭窄、曲折、物品占道或天气恶劣等原因使驾驶员操作困难,导致事故增加。 由于车辆安全行使制度没有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南京市南师附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pdf VIP
- 2022年土地登记代理人题库700道精编答案.docx
- 艺术歌曲《满江红》的演唱技巧与情感处理.pdf VIP
- 2025年衢州市xx乡镇“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VIP
-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 电力电子技术(本科)电子科技大学含答案.doc VIP
- 2025-2030中国天然气管道行业前景动态与需求规模预测研究报告.docx
- 在校证明模板.pdf VIP
-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2年人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