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有机污染物概述——EDCs和POPs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张红梅 二〇一三年十月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1962) 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 1874年,奧地利化学系大学生蔡德勒合成 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发现DDT可迅速杀死蚊子和农作物害虫, 几乎对所有的昆虫都非常有效,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1944年,用于控制疟疾 ,斑疹伤害、黄热病等;  据WHO统计, 20世纪上半叶DDT拯救了约2500万人的生命,使10亿人免于疟疾的传染。 DDT的命运: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1957年夏,美国波士顿,飞机喷洒DDT灭蚊 1962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DDT喷洒灭蚊, 世界联合抗疟疾邮票;疟疾的发病降到很低。 1962年底,《寂静的春天》,改变了DDT的命运 (怀疑:DDT是导致一些鸟类频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1970年代, 多数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DDT DDT具有类雌激素作用。2001年科学家首次证实了人体内DDT水平升高会导致精子数目减少。 长期暴露于DDT,可使人类第1代生育能力降低,孕产第2代的存活率降低,生育能力减弱甚至丧失,并能刺激乳腺、子宫内膜的增生,使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上升;引起生精细胞退变,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 小鼠经口摄入DDT,患肝肿瘤危险性增加,其后代患肝肿瘤的危险性也提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DDT列为可疑致癌物(possible 2B)。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都观察到野生生物的生殖发育异常。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Apopka湖受到DDT严重污染,湖中小鳄鱼的数量减少90% ,鳄鱼卵的孵化率显著下降,残存的幼鳄体内激素水平严重失衡,生殖系统发育不良。 长期暴露于DDT中的海鸟:性腺变小,生育能力下降,且蛋壳变薄,性别比例失调。 英国:工厂排污河流中的石斑鱼,60%出现了雌性化,具有排卵功能,甚至是两性鱼。 日本海中,荔枝螺的生殖系统出现异常,研究人员在它们体内发现了有机锡。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许多环境化学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内分泌功能有干扰作用。 1996年3月,《失窃的未来》(Our Stolen Future: Are We Threatening Our Fertility, Intelligence and Survival?)一书出版。书中展现了令人震惊的画面:暴露于人造化学物质导致鱼类、鸟、两栖动物、哺乳类动物出现雌性化、雄性化、不孕不育、生殖缺陷等现象,提示了化学合成物质对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作用。书中首次出现“环境荷尔蒙”这个新名词。 1998年,定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 2000年,USEPA再次定义EDCs; 2001年联合国EPA提出首批控制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DDT、多氯联苯、六氯苯、多氯二噁英、多氯呋喃、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灭蚁灵、氯丹、毒杀芬、七氯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女性乳腺癌和子宫内膜异常增生 男性前列腺癌及睾丸癌 不正常的性发育 降低男性生殖力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改变 免疫力抑制 神经行为功能异常 ……   对野生生物的影响: 鱼类、鸟类甲状腺功能和发育不正常 贝、鱼、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生殖力下降 鱼、鸟和爬行类的孵化率降低 鱼、鸟、爬行类和哺乳动物的去雄性化和雌性化 软体动物、鱼类和鸟类的去雌性化和雄性化 后代存活力降低 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免疫力和行为的改变 …… (一)环境雌激素类干扰物 1. 天然雌激素:是动物和人体内天然存在的雌激素,一般指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以雌二醇作用最强。     分泌:主要由人或哺乳动物的卵泡颗粒细胞分泌,此外,肾上腺皮质和睾丸间质细胞也能分泌少量雌激素。     主要作用:促进第二性特征发育,调控女性月经周期等。 2. 植物雌激素:在植物中天然存在、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能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结合产生弱的雌激素作用的一组植物化学物,以非甾体结构为主。     目前至少已知有400多种植物含有雌激素样物质,如异黄酮和香豆雌酚。如当归、泽泻、川芎、牡丹皮、桂枝均有雌激素活性。 植物雌激素分类及常见的代表性食物:  1、异黄酮:大豆、三叶草、葛根等豆类植物。 2、木酚素:亚麻籽、油籽、黄豆芽、水果和蔬菜。 3、二苯乙烯类:何首乌、大黄、虎杖、金雀根等常用中药以及葡萄和花生 4、香豆雌酚:苜蓿、紫花苜及部分豆类。 5、真菌类:玉米赤霉醇(ZAL) 3. 真菌雌激素:由环境中的霉菌产生。          如玉米赤霉菌产生的α玉米赤霉烯酮和α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醇是α玉米赤霉烯酮的代谢产物,比α玉米赤霉烯酮雌激素活性强,更安全有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02SJ802-2 厨房、卫生间垂直集中式排烟气系统.docx VIP
- 新闻摄影培训课件.pptx VIP
- 肾造瘘管相关知识.pptx
-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填写要求:(GB50300-2013附表及填写范例完整75组数据或描述).pdf VIP
- 2025年70岁以上老人考驾驶证三力测试题.pdf VIP
- 护理学基础各种注射法.pptx VIP
- 西游记中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VIP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 护理事业十五五(2026-2030)发展规划纲要.docx
- 青海省2025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