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骨盆创伤的急救体系建设和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doc

围绕骨盆创伤的急救体系建设和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绕骨盆创伤的急救体系建设和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中华医学科技奖形式审查结果公布 年份 2018 推荐奖种 医学科学技术奖 项目名称 围绕骨盆创伤的急救体系建设和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推荐单位 推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推荐意见: 项目组通过近十年研究,初步建立了百万级人口的区域严重创伤急救联动体系,围绕骨盆髋臼创伤开展了系列损伤机制及微创治疗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为提高骨盆髋臼骨折救治成功率及减少致残率做出了相关贡献:建立了上海西南地区百万级人口严重创伤急救联动网络,使区域内的院前急救时间缩短3.21分钟,院内会诊时间缩短5-10分钟,使区域内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提高至80%以上。率先应用光电运动捕捉系统对骨盆侧方撞击时关键点运动轨迹的捕捉来认识骨折过程中骨盆的形变过程,弥补了现有静态学研究不能具体再现骨折损伤瞬间局部损伤情况的不足。 率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与微创技术结合应用于骨盆骨折的个性化术前规划及术中实时三维导航,显著增强了骨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微创性。在国内率先采用椎弓根钉棒及同道螺钉微创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后环骨折及复杂骨盆骨折。规避了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高的问题。 建立大样本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数据库。利于挖掘临床数据,总结临床经验。 相关研究结果送审SCI论文20 篇,编写专著4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项,多次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1期、《公济骨科论坛及创伤论坛》4 期。此外,本项目成果被全国10 家三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救治水平。 推荐参加2018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 项目简介 骨盆髋臼骨折多为高能损伤所致,占骨折总数的2%~3%,致死率高达10%~20%,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项目组通过近十年研究,初步建立了百万级人口的区域严重创伤急救联动体系,围绕骨盆髋臼创伤开展了系列损伤机制及微创治疗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为提高骨盆髋臼骨折救治成功率及减少致残率做出了相关贡献,具体成果如下: ①建立了上海西南地区百万级人口严重创伤急救联动网络,制定了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对传统的急救模式进行了再造,建立了院前、急诊及院内综合救治环节的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中心,开发了院前院内实时联动软件,把有限的急救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把松江区相关医院分为3级创伤救治中心,以其达到12分钟到现场的金标准时间,项目实施后,使区域内的院前急救时间缩短3.21分钟,院内会诊时间缩短5-10分钟,使区域内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提高至80%以上。 ②率先应用光电运动捕捉系统对骨盆侧方撞击时关键点运动轨迹的捕捉来认识骨折过程中骨盆的形变过程,丰富了骨盆/髋臼创伤机制的基础研究。弥补了现有静态学研究不能具体再现骨折损伤瞬间局部损伤情况的不足,项目组通过运动捕捉系统,结合骨折线分布,采用有限元分析来重现骨折瞬间的具体过程。 ③ 率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与微创技术结合应用于骨盆骨折的个性化术前规划及术中实时三维导航,应用增强现实(AR)技术进行骨盆骶髂螺钉置入的实验验证,显著增强了骨科手术的精确性和微创性。在国内率先采用椎弓根钉棒微创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后环骨折,采用通道螺钉技术治疗复杂骨盆骨折。规避了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高的问题。 ④ 建立大样本量的临床病例资料数据库。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建立300 余例完整随访信息的骨盆、髋臼骨折临床病例资料数据库,对大量数据进行挖掘,初步总结骨盆创伤的流行病特点,挖掘临床数据,总结临床经验。 相关研究结果送审SCI论文20 篇,总影响因子 38.4 分,SCI总引用82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 27次。编写专著4本,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项,多次在美国、欧洲、香港、全国、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等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交流。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骨科损伤控制与微创技术学习班》11期、《公济骨科论坛及创伤论坛》4 期。此外,本项目成果被全国10 家三级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了我国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救治水平。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序号 类别 国别 授权号 授权 时间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发明人 1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CN201210005697.2 2012-07-11 骨盆弓状线下缘解剖型接骨板 王秋根、汪方、纪晓希、王冬梅、李凡、李筱勤 2 中国发明专利 中国 CN201110107671.4 2011-11-30 超声测距与光学定位耦合的无创实时跟踪器 林艳萍、汪方、王成焘林艳萍、汪方、王成焘 3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 CN201220008454.X 2012-09-12 骨盆弓状线上缘解剖型接骨板 王秋根、汪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