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动态性能分析.docxVIP

毕业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动态性能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动态性能分析 摘 要:木文在dymola平台上搭建了太阳能驱动的冇机朗肯循坏系统,分析了实测太阳辐照量数据下 的系统运行情况,并针对泵转速,膨胀机转速以及不同时刻的太阳辐照量突然变化的情况考察了系统 的动态性能。发现泵转速明显影响系统的蒸发压力和过热度,而膨胀机转速的波动对蒸发压力有明显 影响。在低辐照量的情况下,辐照最的突然降低对系统的性能影响较大,蒸发器出口会降至两相区。 而对丁?正午时辎照量较高的情况则影响不大。最后讨论了添加简单反馈调控手段控制泵转速的情况, 发现在辐照量减少时可以明显保持膨胀机进口 一定的过热度。 关键词:太阳能;有机训肯循环;动态特性;蒸发器;反馈调控 0.前言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ORC)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热量回收山。较常见的使用用途 有用于烟气余热冋收的ORC系统和匹配太阳能集热进行发电利用的ORC系统。Wei D 等⑵利用移动边界法和分布参数法两种模型搭建了 ORC系统的动态模型,研究了用于 余热回收的ORC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Quoilin S等⑶对不稳定的烟气余热热源驱动的 ORC系统做了研究,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控。至于太阳能驱动的有机 朗肯循环系统,现在以塔式和槽式集热较为广泛⑷,也被普遍研究。Calise F等⑸对6kw 的太阳能驱动的ORC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但是其内部的ORC系统并未采用动 态模型进行分析。赵力⑹等对云扰动的ORC系统的动态响应做了分析。但是对于在太 阳能辐照竝动态变化情形下ORC系统的动态响应情况研究仍不充分。基于此,本文构 建了 ORC循环的动态响应模型以研究日辐照量变化情况下的系统运行情况,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可被简单应用于系统的控制手段已达到被动保护系统部件的作用。 图1太阳能驱动的ORC系统图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上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A01B02)资助 1.系统模型 本文所搭建的ORC系统模型是建立在dymola平台之上。其中,主要部件模型(换 热器,集热器,储液罐)参考并应用了列日大学所研发的Termo-Cycle开源库⑺。 1.1蒸发器及冷凝器模型 ORC系统中的蒸发器模型采用分布参数法的动态模型。将蒸发器考虑成简单套管式 换热器,内部走工质,管外走导热油。工质从进入蒸发器到流出的过程中会经历从过冷 状态,两相,到过热态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传热系数有很大差别。本文将每个状 态内的传热系数视为定值⑶,分别为800w/(m2-k), 1200 w/(m2-k), 750 w/(m2-k)。主要 考虑以下方程作为系统的约束方程: 质量平衡方程: ar 能量平衡方程: dh / . ‘ .,、小 “(1P 加石一(%饥—叫“九“)= Q-y— ⑵ 其屮:加为控制体内流体质量,力表征控制体内部流体平均焙值,min. mout分别为 入口,出口的质量流量,鶴、人”〃分别为入口,出口的焙值,/为控制体体积,P为控制 体内部压力,丁代表时间。0代表换热量,由以下式子表示: Q = KF 叽 (3) 其屮,K为传热系数,F为换热面积,心代表对数平均温差。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使用分布参数法的模型,整体换热管长被划分成了很多网格段, 示意图如图2: ?如1? ? ? ?如1 ? ? ? ?1 ? hyi ? Z ? ? ? ?1 ?如 ? ? ? ? ? ? ? ? ? ? ? ? ? ? 卜心 ?切 ?切.1 ? ?? 5/n ^r/o 图2分布参数法示意图 因此,对于每一个单元控制体都要应用上述控制方程。对管外流体,导热油,将其 视作不可压缩流体,并不需要对其应用质量平衡方程,即质量流量视作不变罔。并且可 以将其简化,仍未其在换热过程屮物性并不会发生很大改变,将其视作常数,那么对管 外流体的能量平衡方程可以表述如下: 加5字f S(T,厂TQ二Q ⑷ dr 其中:加为单元控制体内流体质量,卩为控制体流体温度,尬为管外流体的质量流 量,5为流体比热,险、瑤分别为入口,出口温度。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质量平衡方程的应用,因为压力变化过程传播地很快,并且 这里并未考虑沿管长方向的压力损失,因此在每一时刻管中压力是相同的⑵。那么入出 口流量的变化,势必会引起管屮压力的变化。而当焙值不变情况下,压力变化会引起流 体物性的改变,如密度。那么流体出口密度会变化,由(8)式,出口质量流量也会改变, 直至出口质量流量和入口相等式,达到下一稳定状态。 1.2泵及膨胀机模型 泵的模型考虑为简单的容积式泵。将其内部等爛效率考虑为定值0.7。侧重点放在泵 的频率改变与泵输送液体流量的关系上。 加=NVspin 其中,N为泵的转速,匕为泵的扫掠体积,p汛为泵入口流体的密度。 在己知泵入出口压力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