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五章 课程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课程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概念。熟悉课程目标及其分类,能辨析我国小学阶段三种课程类型及其特点;了解课程的一般结构及其改革的方向,了解小学课程实施中要注意的问题。 3、掌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具体目标,熟悉课程结构的重建,学习方式改革和发展性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激发学生投身教育改革的热情。 教学重点: 1、课程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课程类型(包括三种课程类型的比较),课程的一般结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概念),课程目标的分类,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含义。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具体目标,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德育、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教学难点: 1、课程的定义(包括广义和狭义),课程类型(包括三种课程类型的比较),课程的一般结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的概念),课程目标的分类,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含义。 2、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德育、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案例分析、自学等 第一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义的多样性 二、课程的基本范畴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的内容和类型 (三)课程结构 一、课程定义的多样性 (一)古代课程发展概况 1、中国古代 “六艺”、“四书”、“五经” 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钦定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章程》等文件统一用“课程”来概括设置哪些学科以及怎样安排。 2、欧洲古代 古希腊、罗马学校的“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 中世纪“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用“课程”(curriculum)一词。课程表示的是“学习的进程”。 在西方,课程既可以指一门课的学程,又可以指学校提供的所有课的学程。 (二)当代学术界关于课程定义的认识 1、对课程的理解的多样化。 如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定义的多样化是由于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待课程的结果。 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合,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合,这通常被称为广义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3、关于课程的最新认识 狭义的课程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 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环境气氛等。也就是说,广义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的基本范畴 (一)课程目标 从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到实际的课堂教学目标,按照目的和目标的概括性程度,可以依次区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1、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从宏观对微观,垂直的) 第一层次(总体目标)。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反映特定社会对于合格成员的基本要求。 第二层次(具体目标)该层次的目标适用于一定阶段的具体课程,是总体目标在特定课程领域里表现。 第三层次(更为具体、直接和密切的目标)。该层次的目标在具体的课程领域内部展开。 2、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同一层次,并列的) 目前国内外一般认为,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 相关链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之认知领域。 3、小学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的小学课程目标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作为目标,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养成,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二)课程的内容和类型 1、课程的内容 从一定意义上说,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需求。包括政治经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文化变迁的需求。 第二,科学知识的进步。课程内容总是从人类积累的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体现着人类科学知识的基本要素和精华。 第三,学生身心发展。不同年段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各异;学生的发展是全面发展,课程设置应体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且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也应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 2、课程的类型 课程的类型也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即学校开设哪些不同类别的课程,以及这些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课程的类别不同,在内容上就会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