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年俗”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山西运城市“年俗”调查 薛逸珺 一、调查计划 1.调查时间:2012年1月1日(腊月初八)——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 2.调查地点:山西省运城市 3.调查对象:该地区春节期间的各种风俗习惯、故事,祭祀活动,民间文艺活动,饮食传统等方面 4.调查方法:观察调查法,访问调查法 5.调查目的:通过了解该地区春节的各种活动,进而对春节的几个思考 a)了解当地春节的特色,包括风俗习惯、饮食娱乐及民间传统活动等 b)今昔差异的原因,“年味”淡化的原因 c)传统活动的商业化后果 二、调查背景 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一般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结束。现在的春节作为我国的法定假日,集中在除夕到正月十五之间,在此期间,举国欢庆,合家团圆,全家共同进行多种活动来庆祝节日。 春节是由虞舜兴起,以岁首为开端,进行祭拜活动,早期的春节内容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春节也称为“过年”,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名为“年”的怪兽,从而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民间的春节活动十分丰富,祭神祭祖、走亲访友、娱乐活动等层出不穷,是一个充满浓郁喜庆气氛的节日。 但古今相对比,现代的春节已经越来越远离过去的影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着多多少少的区别。在某些人看来,现在的“年味”已经淡化,一些传统的活动已经愈来愈符号化、商业化,在面对多方压力之下,我们该如何看待春节,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探寻和思考的。 此次调查报告主要就是以山西运城地区的春节经历为例,记录当地有关春节的各种元素,描绘春节在该地的地域特色,进而在记叙的基础上对某些现代话题进行思考和研究。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与渭南市、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也是晋、陕、豫三省交界之处。全市辖1区2市10县,总人口504.6万,面积1.4万平方公里。地处盆地的运城市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该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舜都蒲坂和禹都安邑都在此地,古称河东,因内陆盐湖而著名,因此有“运盐之城” 而来的“运城”之名。这里历史悠久,不仅保留了著名历史遗迹,如驰名中外的武庙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壁画艺术宝库永乐宫等;而且是杰出人才的发源地,如春秋商人猗顿、三国名将关羽、唐代王勃柳宗元等,皆为此出。也许正是由于这里的悠久历史,才使得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能够流传下来。同时,带有浓郁的农耕文明的形式一直层出不穷。 三、调查内容 (一)习俗 1.腊八节 每年腊月初八,每家每户都要煮腊八粥,全家人一起喝粥。腊八粥作为一种民间风俗,已经不仅是一餐饮食的意义,而赋予它以祈求丰收等含义。 腊八节主要是用于进行祭神祭祖的活动,人们使用家里一年所剩的各种豆、米、枣等为原料,将它们全部入锅,熬成一锅腊八粥,分别给家人食用。在晋南地区,人们多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在过去,腊八粥的原料必须是家里一年来所积存下来的余粮,在这一天将之做成腊八粥,寓意年年有余的含义,也有为来年粮食丰收的祈福之意。 此外,在我国的北方地区,腊八节这一天还要制作腊八蒜。这天,将蒜头剥皮洗净,放入可密封的罐里,用山西特有的老陈醋浸泡,将罐子密封好,蒜瓣会逐渐变成碧绿色。一直到除夕这一天吃饺子时,才可以把腊八这天制作的腊八蒜取出食用。这时的蒜不仅颜色明亮,而且入味十足,同时也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料。腊八蒜是北方春节常见的配料之一。 2.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从腊八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进入过年的倒计时了。到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在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祭祀灶神的习俗。这是来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火的敬畏和崇拜,而在氏族社会时期就开始对火神进行祭祀活动,火进入家庭后形成灶火就演化成火神的象征,因而对灶神的祭祀也就意味着对火的崇拜。 在运城的部分农村地区,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傍晚会在家里的灶房贴上灶神的图像,两边贴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下面放香炉和祭品进行供奉。而在城市区域,这个习惯已经几乎看不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仅仅是做蒸糕和饺子进行庆祝,已经没有祭祀灶神的活动。 3.扫尘 过完灶祭之后,每家每户就要正式准备新年的到来。从腊月二十四到除夕,每家都会开始扫尘,也叫扫房,意为“扫陈”,除旧迎新。每到这个时候,家里人都会拆洗被套、窗帘,擦洗家具、窗户等,让家里干净透亮,迎接新春。 4.蒸花馍 在晋南地区,蒸花馍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过了腊月二十三家里的媳妇就是开始蒸馍了,这种馍大致分为祭神祭祖和走亲访友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样百出,有些很具有观赏价值,不失为一种民间艺术。 (蒸花馍在此处不多叙述,后面的饮食中会进行详细介绍) 5.剪窗花 春节来临,剪窗花、贴窗花是一种盛行的民俗活动。在农村里,家里的

文档评论(0)

changjiali20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