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
序序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素
质问题,“三农”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与农民素质有关。党的十
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
设。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培养数以亿计的观念新、有文
化、讲文明、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1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当
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
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农
产品的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新
型农民队伍,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村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
路。
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对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态度,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
平,对新品种和新科技的接受能力,以及能否移风易俗过文明、
健康、向上的新生活,根本上取决于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社
农村新能源知识读本
右,文盲半文盲占到了45%左右,60 多万名乡镇企业职工具有
中专学历的仅占4% 。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组织化程度
不高,不仅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快速推广,也影响
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就业。解决这一难题
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经营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
“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就是为解决这一世纪难题而提出
的。自2003 年实施以来,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经营素质和
转移就业能力,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带关键技术和主导品种的
推广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
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为适应“百万农民培
训工程”的需要,自治区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
织有关专家,针对农民的认知特点,按照优势特色产业类别,
编写了一套实用、简约、通俗、易学的培训教材,统称为“百万
22 农民培训系列”。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实施“百万农民培
训工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一定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导
导 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地球蕴藏的能
源数量来看,自然界存在有无限的能源资源。仅就太阳能而言,
太阳每秒钟通过电磁波传至地球的能量相当于500 多万吨煤燃
烧放出的热量,这相当于一年中仅太阳能就有170万亿吨煤的
热量,大约为全世界目前一年耗能的一万多倍。不过,由于人类
开发与利用地球能源尚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地理原因及
11
世界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包括太阳能、风能、
水能在内的巨大数量的能源,可以利用的仅占微乎其微的比例,
因而继续发展的潜力巨大。人类能源消费的剧增、化石燃料的
匮乏至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人
类社会的能源问题。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仗能源的可持
续供给,这就必须研究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清洁燃料的供给能力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密切相
关,是国家战略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一。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2000 年一次能源消费量为7.5 亿吨油当量,仅次于美国成为世
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时,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30 多亿吨油当量。然而,目前中
国人均一次能源的消费量不到美国的1 /18,仅为世界平均水
平的1 /3。与世界一次能源构成不同的是中国以煤为主,煤占
一次能源的比例为63.6% ,由于煤的高效、洁净利用难度大,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