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教学课件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高三生物《人体体温调节》课件
复习——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 人的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相差一般不超过1℃。 体温调节 体温恒定:产热=散热(37℃) 产热器官:骨骼肌----收缩 内脏(肝脏)----物质代谢 散热器官:皮肤、毛细血管 汗腺----汗液蒸发 调节中枢:下丘脑 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体温调节 11、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反射弧的环节看,①和②属于 ,③和④属于 ,皮肤血管、立毛肌等在反射弧中属于 。 (2)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 ,骨骼肌有时会 ,甲状腺分泌活动会 。 (3)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其中以 调节为主。 答案:(1)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收缩 战栗 加强 (3)神经 * 56.8 ℃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体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稳态 内容:pH、温度、血糖、渗透压 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什么叫人的体温? 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人的体温 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直肠: 37.5 °C) (口腔: 37.2°C) (腋窝: 36.8 °C) 1)直肠温度 2)口腔温度 3)腋窝温度 36.9-37.9℃ 36.7-37.7℃ 36.0-37.4℃ 15 孩子 45 父亲 36.9 ℃ 36.7 ℃ 36.8℃ 43 母亲 36.8 ℃ 36.9 ℃ 37.0 ℃ 37.3 ℃ 37.1 ℃ 36.7 ℃ 36.4℃ 36.6 ℃ 36.7 ℃ 36.8 ℃ 37.0 ℃ 36.9 ℃ 36.5 ℃ 36.3℃ 36.8 ℃ 36.9 ℃ 36.9 ℃ 37.1 ℃ 37.0 ℃ 36.8 ℃ 36.2℃ 睡前 21:00 18:00 15:00 12:00 9:00 6:00 年龄 成员 平均 温度 某家庭成员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2、不同年龄个体的体温变动 3、不同性别个体的体温差别 1、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 新生儿、儿童 成年人 老年人 昼夜:同一人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昼夜差别不超过1℃ 女性 男性 ,高0.3℃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化 排卵日体温最低 排卵后比排卵前略高 人在患病、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刚进食等, 体温略微上升。 请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调节产热与散热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的 调节机制是什么? 在寒冷环境中怎样调节体温? 在炎热环境中怎样调节体温? 体温恒定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有什么重要意义? 体温的调节 人的体温来源于何处? 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什么结果?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人体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人体在运动时各个器官的产热情况 脑 肌肉皮肤 内脏 其他 1% 8% 90% 1% 产热量 脑 肝脏 肌肉皮肤 其他 16% 18% 56% 10% 产热量 人体在安静时各个器官的产热情况 肝脏为主 骨骼肌为主 产热过程 体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散热过程 散热途径(器官): 1)皮肤(主要散热器官) 2)呼吸道加温空气和蒸发水分 3)随尿和粪便的排出 皮肤散热的方式: 直接散热 蒸发散热 辐射、对流、传导 体温=环境温度,唯一散热方式 环境温度升到30℃汗液增加主要散热方式 皮肤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大,体表温度高,散热多 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小,体表温度低,散热少 皮肤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间的温差。皮肤的温度可以通过血流量控制;人体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从而改变流经皮肤的血液流量,控制体表温度: 体温的调节过程 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分别是? 分布: 种类: 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1)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 2)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 炎热 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增加散热 汗腺分泌增多 →增加散热 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炎热时的体温调节 寒冷 冷觉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刺激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减少散热量 皮肤立毛肌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增加产热量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增加产热量 垂体—肾上腺-肾上腺素增加→代谢水平提高→增加产热量 体温保持相对恒定 甲状腺激素 汗腺分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在耳鼻喉科中的应用.pptx
- 兽用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pdf
- 北京市高一数学(必修A)三角函数习题及答案 .pdf
- 珠江中富电梯NICE3000图纸.pdf
- 公务员考试总题-同一关系 .pdf VIP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pdf VIP
- 刑事辩护技巧与经验课件.ppt VIP
- [上海]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年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往年题考.docx VIP
- [上海]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卷)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