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消防燃烧学基础-四川警察学院网络学堂.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有: 自热自燃 (1)氧化发热自燃(如:煤堆自然) (2)遇水自燃(如:钠等活泼金属) (3)分解放热自燃(如硝化棉、硝化甘油等有机物) (4)发酵放热自燃(如稻草、籽棉、树叶、锯末、甘蔗渣等在潮湿的环境中) 受热自燃(如:熬炼油、沥青温度过高达到自然点时引起自燃;机械局部过热,引起附近可燃物自燃等等) 3. 常见自热自燃物质 (1) 化学品。如黄磷,二硫化碳,赛璐珞等。 (2) 金属类。如钾,钠,镁等轻金属及铝粉,镁 粉,锌粉。铝镁合剂等。 (3) 矿物类。如硫化铁,烟煤等。 (4) 植物类。如稻草,麦草,烟叶,籽棉等。 (5) 油脂及制品。主要是植物油(如桐油,亚麻油,葵花子油)及其制品(如油布,油纸,油纱棉等)。 4. 自燃点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 (1) 根据自燃点,确定物质的安全存储方法和防火安全措施。如在常温下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在贮存中就应采取冷却,密封或通风等特殊方法。 (2) 根据自燃点,确定工艺控温极限。例如在加热,蒸馏,熬炼,合成或分解反应中,应控制物质的温度在自燃点以下。 (3) 根据自燃点,确定选用防爆电器型号。自燃点,是防爆电器设备制造和爆炸危险场所防爆电器选型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物质的自燃点,可以选择确定适合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电器设备的类型。 (五)爆 燃(爆炸) 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燃烧中的爆炸也称为爆燃。 小知识:音速当然就是声音的速度。标准速度是在25℃(气温)的海平面测试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在水中或其他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音的速度是每秒 340公尺,也就是说一小时大约是1220公里左右,换算成英里大约是760哩。超音速当然就是速度高过这个速,比这个速度稍低有人称作亚音速,等于这个速度有人叫穿音速。声音的速度会因为气温的不同或气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都以前面讲的那个速度为准。 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 爆炸可分为: 物理爆炸(如蒸汽锅炉的爆炸) 化学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 核爆炸(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0904)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 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 ? 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大;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 举例: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指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急剧燃烧的过程。具备三种情况后,会引发爆炸事故:一是空气中氧气含量达到12%以上;二是瓦斯浓度达到5%-16%之间;三是遇到明火,点火温度达到650℃以上。 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 瓦斯爆炸 举例:粉尘爆炸 可燃粉尘(煤屑、面粉、棉花等)与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 ? 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即有足够浓度的粉尘;(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第五节 燃烧产物及火灾的分类 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 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 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氢、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 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 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2 、HCN、 SO2 、 NO2等。 实验表明:当空气中CO2含量大到7-10%时,数分钟就会使人失去知觉,以致死亡。CO使一种无色无味而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平常称之为煤气,CO能取代人体血液中的氧血红素里取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