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序一
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开始蒙古史及内
蒙古地区历史研究时,就对阿拉善的历史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曾收集资料,较早地编纂过《阿拉
善历史资料汇编》,撰写过关于古居延、黑城遗 1
址的文章,多次到巴彦浩特、黑城遗址考察。此
后一直关注着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信息。我心
目中的阿拉善,是一个辽阔富饶的地方,不仅有
富的自然资源,而且有 富的、独具特色的人
文资源。我在 2008 年 10 月阿拉善举行的“定远
营与阿拉善历史文化”研讨会 说,阿拉善有四
大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有著名的曼德拉山
岩画、居延遗址、汉简、黑城遗址及出土文物等;
民族文化资源,历来是各民族聚集交往之地,特
别是蒙古和硕特部的进入及定远营的设置,留下
了 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宗教文化资源,有藏传
佛教的重要寺院及达赖六世在阿拉善的弘法,在
藏传佛教的传播史 具有重要地位;旅游文化资
奇石,贺兰山、胡杨林,还
源,有沙漠、戈壁、绿洲、
有世界闻名的东风航天城,哪里去找这样 富多样风光各异的
资源组合之地!
这样一个充满了人文灵气的地方,自然是应该出文人俊才
的地方。
我认识的阿拉善的一位朋友李凌山(笔名一樵)先生,就是
一位非常有灵气的文人。
当我看到他的厚厚一本古风类旧体诗稿《风起额济纳》(此
风应为采风之风,亦为古风之风)时,首先想到的是,古有唐诗
300 首,李凌山竟也吟出西部诗歌300 多首!这么 富的诗歌创
作,需要时日的积累,需要深入的观察,需要仔细的构思,还需
要苦苦的推敲,真是不容易。不过,我又想,诗歌创作已经成为
他从中一定体验到激情带来的
2 李凌山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
愉悦,生命荡漾着诗意。
凌山的这部诗稿从范围 涉及内蒙古西部地区、宁 、陕
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我国西部辽阔的地区,从内容
有缅怀历史,凭吊古迹,采集风俗,歌咏风貌,抒发感触,更多
的是表达了对西部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恋之情、自豪之
情。对于有诸多讲究的古体诗,我确为外行,难以评价。但我读
凌山的这些诗,却感觉气势大,很流畅,能悟其意境。我的印象
是,视野开阔,包容万千, 下几千年,纵横天地间,登高望远,
挥洒激情,真是“天地浩茫神思飞,面对草原觉身微。劝君抛却
芥蒂事,豪歌开胸忘是非”(《阿拉善那达慕记游》)。这是诗人
的大气。
诗言志。从一两首诗中似乎还难以看出作者一贯的感情追
求和审美取 ,但如果能从作者多年的创作积累中去品味,就
可以看出作者内在的一条情感线索,一条思想脉络。我翻阅着
凌山这部多年来陆续创作的诗篇,时时都会感到作者流露出的
对祖国、对西部和对家乡山川历史那种不可抑制的热烈情感和
豪迈的气慨。“大河一路径 东,谁与争气势,竟自掖雄风”(《观
安塞威风锣鼓有感》)。这是诗人的豪气。
诗歌的创作和我们写学术论文从思维方式到表达技巧完
全不一样。我非常佩服诗人有那么 富的想象力,一个事物,
一个现象,到了他们的思维系统中,就会产生那么多联想,而
且会把这种联想描绘成人们能想见的形象,再去接着联想。我
看到凌山《游甘肃拉不楞寺及途中有感六十三韵》,对游拉不
楞寺时所见所闻的种种细节,均进入了作者观察联想的范围,
而且写成洋洋洒洒六十三韵一百二十六行长诗,读其诗,似随
作者这位导游边走边看边听,有景有情,有滋有味。这是诗人 3
的灵气。
还有一点印象是,作者常常面对昨天的遗迹而发出今日的
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愿望,也给读者以启发和鼓舞。“快把世故
全抛下,富贵须臾作黄 ”(《再过玉门关》),“中华五千载,文明
发祥久。海阔纳百川,山高接星斗。文物当自珍,文化不可否”
(《再游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