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其他革兰阴性杆菌 包头医学院 于敬达 嗜血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嗜血杆菌是一群酶系统不完全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需要血液中的生长因子,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 杜克嗜血杆菌(H. ducreyi) 埃及嗜血杆菌(H. aegyptius) 副流感嗜血杆菌(H. parainfluenzae) 嗜沫嗜血杆菌(H. aphrophilus) 溶血性嗜血杆菌(H. paraphrophilus ) 副溶血嗜血杆菌( H. parahaemolyticus ) 副嗜沫嗜血杆菌(H. paraphrophilus) 迟缓嗜血杆菌(H. segnis) 临床意义 多为上呼吸道正常菌群,引起呼吸道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无荚膜株——呼吸道感染 有荚膜株——全身感染 杜克嗜血杆菌:软下疳(STD) 埃及嗜血杆菌:流行性结膜炎和儿童巴西紫癜热 流感嗜血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威胁婴幼儿 中国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中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占51.7%,其中84%为两岁以下婴幼儿;儿童肺炎中HIB占领34.3%;HIB总发病率估计在10/10万。 专家们指出,HIB是儿童非结核性脑膜炎的首要致病原;而且HIB在儿童肺炎中的作用被日益揭示。中国半岁至5岁婴幼儿HIB自然抗体水平低,为HIB感染高危人群。 一、生物学性状 1. 流感嗜血杆菌的形态学特征 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染色 卫星现象(satellite phenomenon) 流感嗜血杆菌卫星现象(血平板) 分解葡萄糖、蔗糖,不发酵乳糖、甘露醇。对半乳糖、果糖、麦芽糖的发酵不稳定。 * 原发感染: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 化脓性脑膜炎、鼻咽炎、咽喉会厌炎、心包炎 化脓性关节炎等,严重的引起菌血症,以小儿 多见。* 继发感染:多是内源性感染,以成人多见。 嗜血杆菌属检验程序 流感嗜血杆菌脑脊液涂片(革兰染色) 流感嗜血杆菌X因子和V因子需求试验 * * 嗜血杆菌属细菌是一类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常呈多形态性,无鞭毛、无芽胞,多数菌属有荚膜。 H. influenzae * 流感嗜血杆菌是嗜血杆菌属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最 常见细菌,分类: 巴斯德菌目(Pasteurellales) 巴斯德菌科(Pasteurellaceae)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 该菌名来自1892年流感世界大流行;直至1933年 将流感病毒分离成功才确认流感的真正病原体, 但流感嗜血杆菌这一错名却仍沿用至今。 G-小杆菌或球杆菌,多形性,有毒菌株形成荚膜,多数菌株有菌毛。 2. 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 培养基中需加入新鲜血液,以提供X因子和V因子 (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X因子 —— 血红素 V因子 —— 辅酶Ⅰ或辅酶Ⅱ 初次培养需要5%-10%的CO2环境 培养18-24小时,菌落较小,无色透明、露滴状;48小时后形成灰白色较大菌落,圆形、透明,无溶血。 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孵育时,由于后者能合成较多的V因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生长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越远的越小。 3. 生化反应 4. 抵抗力与分型 抵抗力:弱,对热和干燥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和氯霉素的耐药性由质粒控制,可在细菌间转移。 主要抗原是荚膜多糖抗原和菌体抗原。荚膜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根据此抗原分ABCDEF六个血清型,B型致病力最强,是引起儿童感染最常见的菌型。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荚膜:为主要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作用。 菌毛:粘附、定植于细胞的作用。 内毒素:致病作用尚不清 IgA蛋白酶:水解sIgA ,降低黏膜局部免疫力。 流行性感冒 麻疹 百日咳 结核病 继发于 临床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 中耳炎 鼻窦炎 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 : 2. 致病特点及免疫性 该菌较广泛地寄居于正常人呼吸道 冬季带菌率较高 本病遍布世界各国 4~18月龄儿童发病率最高,脑膜炎多见 体液免疫为主,产生荚膜多糖特异性抗体,增强吞噬作用和补体存在时的溶菌作用 鉴定依据 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性 培养采用巧克力色培养基,CO2培养 血平板上有“卫星现象” X、V因子需求试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