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儿童发展理论.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发展理论; ; “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48周(11个月)开始 53周(12个月)开始 个体成熟原则 自我调节原则 技能不对称原则 ;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论 (Psychoanalytic theory);1.意识层次理论 意识 即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前意识 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 无意识(潜意识) 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2.人格结构理论;应用;3.人格发展理论 (性心理发展论);10;11;佛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14;行为主义创始人——华森 (1878-1959);行为主义 (Behaviorism) 古典制约 (Classical Conditioning) 刺激与反应 R-S;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一);正增強(強化行为);正增強(強化行为);正增強(強化行为);正增強(強化行为);正增強(強化行为);间歇增強;负增強;其他行为改变技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3、班杜拉的自我调节理论 Banduras theory of self-regulation 他指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报酬或惩罚所决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影…… 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影响时,人们表现出强有力的自我导向……由于人们具有自我指导的能力。使得人们可通过自我的结果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施加某种影响。“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实验一: 将来4岁儿童分为三组:分別看一部短片 內容是一名男子拼命捶打一个充气娃娃 但男子打完娃娃之后得到的待遇不同: 1. 被表扬奖励 2. 被惩罚 3. 无奖励惩罚 (不作为) ;然后三组儿童被带到一个与影片情景类似的房间 结果: 第一和第三组儿童均有攻击性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进一步提出问题: (1)儿童是否不管榜样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总是会从榜样那里习得攻击性行为? (2)儿童看到榜样受到奖励是否比看到榜样受到惩罚会更多地自发模仿所看到的攻击性行为?;实验二: 把4至6岁的儿童分成两组,儿童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成年男子演示四种不同的攻击性行为。 但在影片快结束时,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另一个成人的奖励(那个人说:你是一个强壮的冠军。); 而另一组儿童看到的是这个成人榜样受到惩罚(另一个成人说:喂,住手!我以后再看到你这样欺负弱者就给你一巴掌!) ; 班杜拉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 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同样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四种攻击性行为的顺序;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新行为主义(二);人是社会的而非性本能的产物 人格发展並非止于青春期而是終其一生的历程 (8个阶段);Stage;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皮亚杰的认知发生论;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克服自我中心 - 儿童多方面看问题以解决问题。 因果关系 - 儿童开始理解一些物理和生物方面的运转过程,而不单纯用拟人化思维来理解。 可逆性 - 儿童理解数字或物体改变后,可以回到原来的状态。 守恒 - 懂得条目的数量或长度与物体或条目的排列或外观无关。 连续性 - 根据大小、形状或其他特征排列物体的能力。 分类 - 命名并根据外观、大小或其他特征给一批物体进行分类的能力,包括一类物体可以包括另一类的观念。;人本主义;马斯洛之需求阶层论 (N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