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诗歌鉴赏专题入门(读懂诗).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读懂诗歌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看题目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看题目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看题目 3、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 《赋得暮雨送李胄》《咏鹅》 《蝉》 《望庐山瀑布》 《望洞庭 》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看题目 4、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 《春夜喜雨》 (06全国卷2)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 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看作者 陶渊明——归园之乐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贺——奇诡变幻 李商隐——含蓄绰约 杜牧——清丽俊逸 2、看意象 ——意象表达出的情感 关键词 (1)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事物,即意象,一般是名词。 (2)作者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使用。 ————一首诗的“诗眼” 看意象 1、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蜡烛——奉献——教师 盾牌——保护弱者——警察 玫瑰—— 菊花—— 月亮—— 杨柳—— 鸿雁—— 看意象 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 套用法 联想法 谐音法 读懂诗歌永远是做对题目的第一步(读懂诗) 结 束 *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的鉴别、赏析和评价。 鉴赏评价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写景(次) 抒情(主) 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下阕 (片) 尾句过渡  主句写景 首句渲染气氛 上阕 (片) 词 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律诗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绝句 近体诗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句式 例句 解释 倒装句式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原句应为“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原句应为“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原句应为“鹦鹉啄香稻余粒,凤凰栖碧梧老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古诗词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 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特点: (写诗)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 ②表明了诗歌题材(咏物); ③暗示了表达技巧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