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0届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ppt

2020届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 ) A.万物的本原 B.抽象的概念 C.具体的物质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C B 5、老子和孔子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 A.反对严刑酷法 B.对旧制度实行一定改革 C.维护上下尊卑的统治秩序 D.倒退到原始社会状态 A 6、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 )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思想” C. 唯物主义思想 D. 朴素辩证法思想 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实际上主张( ) A.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B.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 C.杜绝浪费,勤俭治国 D.无为而治,缓和矛盾 D * * 1)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最高的哲学概念。提出“天发道,道发自然”否定了“天命”人格神的绝对权威。 2)提出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守静”可以“以弱胜强” * * 。 3)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的思想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1、两条线索: 一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流的演变; 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2、分析理解: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要善于分析说明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 大型史诗电影《孔子》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祭孔大典的精彩瞬间 第 1 课 孔 子 与 老 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理解孔子、老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1.孔子其人 一、孔子的学说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至圣”。 2.孔子之思想学说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为政以德 敬而远之 “仁”: “礼”: “德”: “鬼”: (1)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仁”的主要内容: 爱人 (2)实现“仁”的途径: 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之“仁”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 他主张如何实现“礼”?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克己复礼” “正名” 《论语》之“礼” “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即“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两者是相互制约的。 中庸思想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之“德” 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之“鬼” 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 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 孔子讲学图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在地域上,弟子们来自各诸侯国。就学生而言,有“闻一知十”的高材生颜渊,也有“难与言”的外乡人;就成份而言,除了孟懿子、司马牛等少数学生出身贵族外,大部分都是平民,如子贡是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