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制教育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什么是法?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定义: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简单来说:法就是告诉人们: 哪些可以做、哪些必须做、哪些禁止做 法具有惩罚性 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有哪些? 《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收养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 大家谈: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1、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 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相其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行为。 发生在大家身边的轻度不良行为: 1、上课说话,不爱学习 2、不听老师的话 3、欺负小同学 4、不按时完成作业 5、乱丢垃圾 6、过马路时不看红绿灯,乱闯红灯 7、不听父母的话。 哪些行为是我们不能做的? 1、参与赌博 2、打架斗殴 不拘小节的坏习惯 1、调皮捣蛋,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 2、故意毁坏公物,如在书桌上乱刻乱画; 3、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乱闯红灯; 4、好吃好喝,攀富比阔; 5、以大欺小,没有钱进网吧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 6、不遵守公共道德,吃完东西,把包装盒等垃圾随手乱扔等等 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1、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2、逞强好胜 3、从众心理 4、嫉妒心理 5、缺乏关爱,逆反心理。 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盗窃、故意伤害 未成年犯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盗窃:就是指偷东西,没有经过主人的同意随便拿走他人的财物,包括钱与物品。 寓言故事 一个人偷拿邻居家的一根针被告到法庭,法官在审判完这件案子时,在最终的量刑上却定了与一位偷牛贼一样的罪,小偷很不服气,问法官,为什么我只偷了一根针却判得与偷牛一样重,没等法官回答,偷牛贼说:我当初就是从拿别人一根针开始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一根针确实不算什么,但是同学们也许有听过这么一句话,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千万不可以随便拿别人东西。 3、故意伤害:是指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简单来说就是打架) 案例 2004年6月23日上午,某县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死案件,受害人、犯罪嫌疑人均是小学生。2004年6月23日上午8时20分左右,被害人石某在某台球室发现了与自己有过节的杨某,就叫了四名对杨某后殴打他。这时,杨某的同学李某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尖刀,朝被害人石某的左侧前胸刺了一刀,石某失去了抵抗能力,手按着伤口逃跑,但杨某还是追上前对其进行殴打,而后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感到事态严重逃离现场。被害人石某受伤后被同去的同学送进了当地卫生院抢救,但由于伤势过重,当日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李某,为了威风才买来尖刀,想不到闯下了大祸;犯罪嫌疑人李某、杨某及被害人石某三人均是未成年人,三人又是同学,竟然为了一点所谓的“过节”,打架斗殴,拔刀相加,酿成悲剧。 网络与青少年的关系 案例一 2007年6月,15岁广州少年王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上课经常早退,找各种理由请假,更甚者他竟然逃学,后来被其父母发现,他的父母不同意其上网,他因不满父母对其沉迷上网老是劝阻,而对父母产生怨恨,残忍地杀害母亲、砍伤父亲,王某以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 少年儿童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有: 1、接受义务教育权  2、接受父母抚养权  3、保护个人隐私权、维护人格尊严权  4、享受劳动保护权  5、人身安全、财产继承权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 1、如果只是被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