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抵制中国货与大唐断交寻自救.docVIP

日本曾抵制中国货与大唐断交寻自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货顾名思义是指中 HYPERLINK /abroad/200812/1218_4088_928330.shtml 国货,在本文中就是指 HYPERLINK /abroad/200812/1218_4088_928330.shtml 唐朝的大唐制造。在中学课本里我们都学过 HYPERLINK /abroad/200812/1218_4088_928330.shtml 日本人倾慕天朝上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强大,曾多次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当时的先进科学文化,其受中华文化之熏陶自不待言,此类文章不说如烟似海,也如同牛毛马毛了。然而几乎所有的教科书中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了日本是如何终止和唐朝交往-“废止遣唐”这一中日历史上对日本文化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事。 圣德太子,最早派遣遣唐使的人 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庭园 日本和中国的交往以隋唐时期最盛,中国文化全面的东传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其实在隋朝时期,日本已经派出遣隋使,第一次遣隋使是在日本圣德太子第一次征讨新罗中派出的,时当推古天皇八年(公元六OO年)。据《隋书·东夷传》云:开皇二十年,侯王姓阿每,字多利思比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而30之后630年,日本派出了第一批遣唐使,直到最后一批838年,经过了238年的漫长时间,日本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开始进入独立的本土文化阶段。唐昭宗乾宁元年,日本宽平六年即公元894年,新任遣唐使菅原道真引用在唐学问僧中灌的报告而上奏天皇,以“大唐凋敝”,“海陆多阻”为由,建议停止派遣唐使。宇多天皇接受了了这一建议,两国关系遂告中断。 “废止遣唐”可以说是发自上层统治的一场“抵制唐货”运动。九世纪后半期,中国先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加之各地藩镇割据,唐王朝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即菅原道真报告中所指“大唐凋敝”,然而随着日本政府推行闭关政策,终止中日一切贸易往来之后。两国民间的关系并未随之中断,不断有日本僧人学者,他承中国或朝鲜的商船继续来大唐学习,且民间和贵族都十分喜爱“唐物”,可以说是崇拜,这一点有些像今天中国热喜欢“日货”。所以走私也就应运而生了,以至于中部、四国及九洲一带的豪族,不少成了走私者的保护神,公开对走私者征税,称 “唐物税”。从两国民间经济文化的交往,和国内需要来看,似乎终止中日关系的理由不够充分,但这只是一层表面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是,日本政府出于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考虑。 自奈良时代留学生和学问僧大规模的输入大唐文化, HYPERLINK /abroad/200812/1218_4088_928330_1.shtml 日本民族对于大唐的仰慕,已达极点。不仅文物典章照抄中国,且对于中国生产的物品也非常喜爱,大量唐货进入日本,在对外贸易方面日本一直处于入超的状态。这样大量白银流出,本土经济得不到发展,面临崩溃。 吉备真备与唐人对弈图,吉备真备创制了片假名 而且在输入品中不仅有货物,还有“唐钱”。当时的日本钱币,与唐钱相比有种种缺憾。不仅在质量上无法相提并论,且流通中也有诸多不便,因此唐钱有着两方面的优势在日本大受欢迎,这就直接导致了日本货币体制更加混乱,这对本已面临危机的日本经济和政治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果要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从商品、金融、文化各方面改变日本落后的状态,但这是短期内无法取得成效的。而从政策上先行杜绝外国政治经济的威胁则不是什么难事,故宇多天皇下令废止遣唐的理由或在于此。 废止遣唐虽然是一种政治策略,而文化是政治的一种表征。所以日本文化在平安时期呈现出了摆脱唐文化的影响,努力确立本民族文化风格的特征,而实际上平安文化也是日本本土文化真正得以发展的开端。 首先表现在文字上, HYPERLINK /abroad/200812/1218_4088_928330_2.shtml 日本人采用汉字的一部分省略或仅使用偏旁部首创造出了假名文字,相当于表音的字母。其中采用正楷汉字偏旁的称作片假名,采用草书偏旁称作平假名。假名在平安时代很流行,而在此前则是大量的使用汉字,而汉字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字,在日本精通汉文的往往只限于贵族和僧侣,广大下层民众则很难学习。 随着假名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日本文学开始粉墨登场了。平安前期,汉文学依然盛行,和歌衰落。例如前文提倡废止遣唐的菅原道真就是一位精通汉文的学者,他很擅长的是五绝和七绝,“传蹄伤马送,江尾损船迎”、“驿长莫惊时序改,一荣一落是春秋”放在唐诗中也能称为上品。所以平安前期在日本史学上称为“国风黑暗时代”。但随着大唐的影响衰弱,假名的盛行,到了平安后期,日本文学逐渐摆脱了汉文学的影响。出现了完全用假名创作的诗歌,日本文学史上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也是产生与这一时期。 空海的书法 与此同时,日本的书法也进入了和风时代并。日本的书法开始于奈良时代,发展于平安时代。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