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地方性氟中毒ZS.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地方性氟中毒ZS.ppt

临床表现 氟斑牙 氟骨症 非骨相氟中毒(神经系统、骨骼肌损害、肾脏及其他系统损害) 诊断 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 X线 鉴别诊断 预防措施 控制氟源,减少摄氟量 1.饮水型:改用低氟水源、饮水除氟 2.燃煤污染型:改良炉灶、减少事物氟污染、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 3.饮茶型 治疗原则 主要是减少氟的摄入和吸收,促进氟的排泄,拮抗氟的毒性,增强机体抵抗力及适当的对症处理 治疗 1.合理调整饮食和推广平衡膳食 2.药物治疗(钙剂、VC/VD、蛇纹石等) 3.氟斑牙治疗(涂抹覆盖法、药物脱色法等) 4.其他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地方性氟中毒 是由于一定地区环境中氟元素含量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饮水、食物、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是以牙和骨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病变。1916年Mckay认为氟斑牙流行与饮水有关。1931年Churchill证实氟斑牙是由于饮用水中含氟量较高所致。1946年Lyth报道贵州省威宁县4例氟骨症患者和134例儿童的氟斑牙,也认为是饮水所致。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饮水是导致该病的唯一介质。1976年由贵阳医学院、省环境卫生监测站、毕节县卫生局等单位组成协作组,开展了地氟病调查,结果水氟含量最高不超过0.5mg/L,明显低于国家卫生标准(1.0mg/L),平均含氟量为。18mg/L。 卫生标准 我国现行饮水、空气、粮食和蔬菜等氟化物卫生标准如下:饮水不超过1.0mg/L;大气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02mg/m3,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007 mg/m3;大米、面粉、豆类、蔬菜、蛋类小于或等于1.0mg/kg;水果小于或等于0.5mg/kg。肉类小于或等于2.0mg/kg。 Problem 由于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骨骼X光片分析不能排除氟中毒的可能,现场找不到某种毒物的过量存在,不能诊断为该毒物中毒。在水氟不高的情况下,病区表现为骨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是氟中毒病人吗?如果氟来源不是水,那又是什么? 氟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活泼,一般以化合状态存在 2.成矿能力强(岩石平均550mg/Kg) 3.含氟量(粮食瓜果、动物植物、海产陆生) 吸收和代谢 1.主要依赖消化道、其次是呼吸道 2.影响吸收的因素(氟的性质、携带介质、食物成分、个体差异等) 吸收与代谢 3.吸收后进入血液: 75%与血浆蛋白结合 75%血浆 25%游离 25%与血细胞结合 吸收与代谢 4.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主要是硬组织(如骨骼、牙齿) 5.大多通过尿液、粪便、汗液等途径排出,以肾脏排氟途径最为重要 生理作用 1.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羟基磷灰石) 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胆碱酯酶) 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 人体骨骼60﹪为骨盐,其主要成分为羟磷灰石,氟能与骨盐形成氟磷灰石而成为骨盐的主要组成部分,骨盐中氟多时,骨质坚硬。 构成牙齿的重要成分 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适量的氟(0.5~1.0 mg/L)可取代牙釉质中的羟磷灰石的羟根而形成氟磷灰石,它是牙齿的基本成分,可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耐磨并具有抗酸作用,也可抑制口腔中的乳酸杆菌,降低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酸度,从而具有预防龋齿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 适量的氟有利于钙磷的利用及其在骨骼中沉积,加速与促进骨骼生长,并维持骨的健康。 每日最高摄人量为4~5mg,如果超过6mg/日,就可能引起氟中毒。 对神经肌肉的作用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从而使乙酰胆碱的分解减慢,提高神经传导效果 抑制三磷酸腺苷酶,使其分解减少,有利于提高肌肉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和肌肉本身的供能效果 对造血有一定刺激作用 流行病学特征 地方性氟病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地方病之一。世界五大洲的50多个国家都有本病的存在,我国除上海市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的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广大区域为浅层高氟地下水病区;渤海湾滨海平原和河北泥州等地为深层高氟地下水病区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