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各论第七章温里药.ppt
用量用法、注意事项 3~6g,煎服。外用适量。 ? 阴虚火旺者忌用。 ? 药性歌括: 花椒辛热,中寒腹痛; 杀虫止痒,内服外用。 味苦,性寒。归肺、肾、膀胱经。长于行水平喘,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喘咳。配葶苈子、大黄、防已。(已椒苈黄丸) 用量用法 5~10g,煎服。 附药 椒目(花椒的种子) 丁 香(公丁香花蕾) 丁香原植物 性能特点 味辛,气温。归脾、胃、肾经。本品辛温芳香,功能温脾暖胃,壮阳泄气而降逆,长于散寒降逆,是治疗胃寒呕吐、呃逆的要药。 效 用 1、温中降逆:用于胃寒呕吐、呃逆。配人参、生姜、柿蒂(丁香柿蒂散);用于脾胃虚寒,吐泻食少。配砂仁、白术。 2、散寒止痛: 用于脘腹冷痛。配高良姜、小茴香。(丁香止痛散) 3、温肾助阳:用于肾虚阳痿、阴冷、寒湿带下。配附子、肉桂、巴戟天。 2~6g,煎服。 ? 畏郁金。 ? 用量用法、使用注意 药性歌括: 丁香辛温,能除寒呕; 脘腹冷痛,温胃可晓; 温肾助阳,阳痿宫冷。 附药 母丁香(果实) 性味、功效、应用与公丁香相似而力较弱,公:气香力足,母:气味较淡。 本品内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减轻恶心呕吐,缓解腹部气胀,为芳香健胃剂。丁香油酚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其水或醇提取液对猪蛔虫有麻醉和杀灭作用。其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及白喉、变形、绿脓、大肠、痢疾、伤寒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油酚对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在体外,丁香对流感病毒PR8株有抑制作用 现代报导 荜 茇 荜茇原植物 荜 澄 茄 山鸡椒原植物(果实入药) 荜茇与荜澄茄的比较 荜茇 温热力较强,善散中焦沉寒,长于止泻。散寒之力强。 荜澄茄 辛散力较强,善行脾胃气滞,长于止呕。下气之力优。 温中散寒止痛 荜茇所含胡椒碱有抗惊厥作用。从本品中提取的精油,对白色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荜澄茄所含挥发油有镇静、镇痛、抗过敏作用,对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痢疾、伤寒等杆菌有抑制作用。 现代报导 小 结 ?一、配伍 1、寒凝气滞:配行气药。 2、寒湿内停:配化湿药。 3、脾肾阳虚:配健脾补肾药。 4、亡阳虚脱证:配益气固脱药。 ?辛温燥烈,助火、伤津、动血,阴虚津伤,血亏者慎用,热证忌用,孕妇慎用。 辛热温燥之性强烈者用量不可大,如附子、干姜、肉桂、吴萸等。 二、注意点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1、补火助阳:与附子相似,有助肾阳,益火消阴的作用,但附子辛、热、温燥,偏温一身之阳,肉桂虽然也是辛热温燥之品,但内有甘味,故性较附子和缓,偏补,以温补肾阳为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尿频。配附子、熟地、山萸肉等同用。(桂附八味丸);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见上热下寒配 效 用 附子、干姜、白术(桂附理中丸);肾虚不能纳气的虚喘咳逆,配沉香、附子、五味子。 2、散寒止痛:下腹冷痛,寒疝腹痛。配吴萸、乌药、沉香;寒湿痹痛、腰痛。配独活、续断、杜仲。前人经验:“下腹冷痛非肉桂不止。” 3、温经通脉:寒凝经脉之经闭痛经。配香附、当归、川芎;阴疽色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配鹿角胶、熟地(阳和汤)。 与桂枝一样有通阳化气之功,用于气化失司的小便不利。利尿药中加少量肉桂可加强利尿作用。“肾主水,合膀胱。”肾阳一振,气化得利,水液得以运行。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通过改善肾小球的血循环,增加血流量而增强利尿作用,肉桂、桂枝都有此作用。 此外,尚能鼓午气血生长,气血双补剂中,佐以肉桂,可促进气血生长,像(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汤) 。 汤2~5g,煎服后下。散剂1~2g,冲服。 1、孕妇忌用。 2、阴虚血燥者慎,热证忌。 3、畏石脂。 用量用法、注意事项 药性歌括: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 亡阳主药,助阳散寒; 先煎降毒,孕虚忌用。 肉桂与桂枝的比较 肉桂(皮) 气厚,主温里而补火助阳,以温补命门之火为主,又能引火归元,善治下元虚冷诸证。 桂枝(枝) 气薄,主上行祛散外寒助卫实表,而长于发汗解表。治表寒虚、实均宜。 又能通阳化气。 温经通脉、散寒止痛:寒凝血滞之胸痹、闭经、痛经、风寒湿痹证。 本品有扩张血管、促进血循环、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使血管阻力下降等作用。在体外,其甲醇提取物及桂皮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凝血酶作用。桂皮油、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