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尔基体溶酶体.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高尔基体溶酶体.ppt

* 高尔基体既具备修饰、分选和水解加工蛋白质的功能,又具有转运、分泌物质的作用。在转运的过程中,参与了膜的转化。因此,这也是它的一个重要功能。 * 一般特征:球形或卵圆形, * * 溶酶体的酶合成后,都是糖蛋白,到达高尔基体时都具有N-连接的寡糖链。为什么只有溶酶体水解酶的寡糖链被磷酸化形成M6P?这是因为在每个水解酶上都有其特异的信号斑,再通过两种酶的相继催化作用而形成。 * 溶酶体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涉及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内体等。有两个途径,比较清楚的是甘露糖-6-磷酸途径:溶酶体的酶类在内质网上起始合成, 跨膜进入内质网的腔, 在顺面高尔基体带上甘露糖6-磷酸标记后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形成溶酶体分泌小泡, 最后还要通过脱磷酸才成为成熟的溶酶体。 * 溶酶体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涉及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内体等。比较清楚的是甘露糖-6-磷酸途径(mannose 6-phosphate sorting pathway):溶酶体的酶类在内质网上起始合成, 跨膜进入内质网的腔, 在顺面高尔基体带上甘露糖6-磷酸标记后在高尔基体反面网络形成溶酶体分泌小泡, 最后还要通过脱磷酸才成为成熟的溶酶体。 * 在粘脂病病人细胞的溶酶体中发现有未被磷酸化的水解酶, 推测这些酶是通过非M6P依赖性的分选途径进入溶酶体的。这种推测从I-细胞病人的肝细胞溶酶体酶分析中得到证实。I-细胞病人的肝细胞中溶酶体的酶也没有M6P标记,但是能够进入溶酶体, 这就说明这些溶酶体必然是通过非M6P依赖的途径进入溶酶体的,但机理尚不清楚 * * * * 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 1954年—Rhodin—电镜—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微体 一 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态特征 电镜:由一层单位膜包围、高电子密度、0.2-1.7um 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细胞器. 哺乳动物的肝、肾细胞中 典型。内含多种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40多种。 过氧化氢酶为标志酶 类核:中央常含有电子密度较高、 呈规则的结晶结构。(人和鸟无) 二.过氧化物酶体所含的酶和功能 氧化酶 (oxidases) :50%,特征:各种氧化酶作用于不同的底 物的同时,将氧还原成过氧化氢。对细胞氧张力的调节作用 RH2 + O2 → R + H2O2 过氧化氢酶 (catalase):40%, 作用:对氧化酶作用底物后形成 的过氧化氢还原成水。解毒作用 RH2 +H2O2 → R + 2H2O 防止H2O2在细胞内堆积,起保护细胞的作用。 参与核酸、脂肪和糖的代谢 三 过氧化物酶体的起源 起 源 传统:内质网芽生而来。 近年来:过氧化物酶体的形成不同于溶酶体,其酶和蛋白质是由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输送而来,而膜的形成与RER有关。实验证明有一短序列指导胞液中合成的蛋白质输入到过氧化物酶体。推测在过氧化物酶体膜胞液面有识别该信号的受体蛋白,通过受体蛋白识别输入蛋白质上的信号而被输入。 ◆过氧化物酶体通过二裂法进行增殖; ◆所有的酶和蛋白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并在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上合成,通过导肽运送而来; ◆过氧化物酶体的脂类都是由内质网合成并通过胞质溶胶中的磷脂交换蛋白输送的; ◆在过氧化物酶体酶蛋白的羧基端有一个三肽序列∶Ser-Lys-Leu 起引导作用。 新的过氧化物酶体的产生 过氧化物酶体通过二裂法进行增殖; 催化蛋白输入的特异蛋白 特异的胞液蛋白摄取 导致的生长 子代的过氧化物酶体 囊泡与囊泡运输 囊泡与囊泡运输 囊泡(vesicle):Small, membrane-bounded, spherical organelle in the cytoplasm of a eucaryotic cell. 常见囊泡类型 网格蛋白有被囊泡 (clathrin-coated vesicle) COP I (coatmer-proteinsubunit I) COP II (coatmer-proteinsubunit II) 参与被膜小泡出芽形成的一些组分 三种类型小泡间的差异 小泡类型 外被和衔接蛋白 合蛋白 运输方向 网格蛋白 网格蛋白重链和轻链,AP2 ARF 质膜→内体(内吞作用) 网格蛋白重链和轻链,AP1 ARF Golgi→内体 网格蛋白重链和轻链,AP3 ARF Golgi→溶酶体、液泡、黑色体、血小板小泡 COPⅠ COP α,β,β',γ,δ,ε,ζ AR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