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问答题训练 ——原因分析;①将材料用所学知识表述;分析原因题:材料要点+教材补充要点;原因广度=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者、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个人经历诸方面因素 ;阶级
⑵客观原因:自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技、外交、军事
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背景(即历史阶段特征)分析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休、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漠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016新课标Ⅰ卷分析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1)原因: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税收制度的变革;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影响:国家负担加重;人地矛盾渐趋尖锐;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农业收益减少,贫困化,社会矛盾滋生。(12分)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评价:不同学者的主张各有其合理之处,是一定时代的反映,清末学者关注增加资源供给量,而民国时期侧重于控制人口需求总量,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另一方面,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13分)
解析(1)本题考查清中期的人口问题。此题解析的关键是解读材料并从中找出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休、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政府税收制度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变化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而有利于人口的增加。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之后的内容可以看出,人口的膨胀使“游手好闲者数十倍于前”,“土地流失和草原沙漠化”凸显,农业人均受益递减,民变此起彼伏,考生概括出其中的关键词即可。
(2)本题考查近代学者对人口问题的主张。第一小问,材料二叙述了近代学者的不同主张,考生从材料中进行归纳总结即可。例如,康有为主张“早谋迁徙”,严复主张“兴办现代实业”,民国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是“迟婚和节育”。第二小问,评价一般采用辩证的角度,一方面,要指出近代学者主张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要从中指出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兰德教育企业文化落地与执行.pptx
- 蓝光嘉宝物业2013年客户满意度实施方案.pptx
- 蓝色线条流水型简洁清爽实用PPT模板(药来了).pptx
- 蓝牙小车毕业答辩.pptx
- 蓝紫个性欧美炫彩扁平商务PPT模版.pptx
- 澜沧江铁矿带惠民式_疆峰式铁矿床特征与含铁建造.pdf
- 镧系元素、锕系元素.pdf
-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手册(初稿).pdf
- 老毛的双创情结-游在安康.pptx
- 老年CAP的诊治-2014下半年-final.pptx
-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docx
- 《下肢骨及关节》课件.ppt
- 《三维模型展开》课件.ppt
- 《东方文化之魂》课件.ppt
- 国家安全 你我同行——202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教课件.pptx
- 中国石油分公司领导专题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
- 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在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市委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供电公司党委书记专题学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