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 职业名称:
民航安全检查员。
1.2 职业定义:
对乘坐民用航空器的旅客及其行李、进入候机隔离区的其他人员及其物品,以及空运货物、邮
件实施安全检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安全检查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安全检查员(国
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安全检查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主任安全检查员(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嗅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无残疾,无重
听,无口吃,无色盲、色弱,校正视力在 5.0 以上;身体健康,五官端正,男性身高在 1.65 米以
上,女性身高在 1.60 米以上。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安全检查员不少
于 300 标准学时;中级安全检查员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高级安全检查员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主
任安全检查员不少于 200 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应当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系统的安全检查知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丰
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培训教师也应具有相应级别:培训初、中级安全检查员的教
师应具有本职业三级(高级安全检查员)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从事安全检查工作 5 年以上;培训
高级安全检查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二级(主任安全检查员)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本职业三级职业
资格证书并从事安全检查工作 10 年以上;培训主任安全检查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
证书 2 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1
应具有满足教学要求的培训教室、教学设备,以及必要的安全检查员计算机培训测试系统、安
全检查设备、违禁物品等。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安全检查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 1 年以上(含 1 年);
(2)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中级安全检查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五级(初级安全检查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2 年以上,
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2) 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4 年以上;
(3) 中专以上(含中专)本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
工作 1 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高级安全检查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安全检查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3 年以上,
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2)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5 年以上;
(3)大专以上(含大专)本专业毕业生,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
作 1 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主任安全检查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在安检现场值班领导岗位工作 2 年以上,经本职业技
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 6 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模拟
现场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 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
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初级安全检查员技能操作考核项目分为三个鉴定模块,每个模块的考核成绩均达到本模块分值
的 60%(含)以上,则技能操作考核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 2 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
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 1:5,且不少于 3 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