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吕宝静 台湾日间照顾和居家服务之展望.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臺灣因應高齡社會來臨的政策研討會 臺灣日間照顧和居家服務之展望 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呂寶靜 壹、前言 「在地老化」是各先進國家長期照護政策的目標,而連續性照顧為其規劃原 則 ,在此原則下服務項目愈加多元,但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優先,在此趨勢 下造成居家服務的發展。至於日間照顧方案係社區服務體系之一環,除了服務失 能者外,也被視為是對家庭照顧者提供的喘息照顧之一種形式,由於兼具老人服 務方案和家庭支持性方案之性質,其重要性也愈加明顯,故 2007 年行政院核定 的「我國長照十年計畫」將居家服務和 日間照顧服務都納入補助項目,但服務人 數之成長並未如預期的迅速,造成的原因很多,值得深究。 本文旨在闡述日間照顧服務和居家服務在長期照顧體系的功能定位,而內容 歸納為三部分:(1)說明日間照護方案和居家服務的性質;(2 )檢視臺灣的推行 現況;(3 )最後則從社會照顧人力培訓和服務模式等兩個面向進行分析,提出值 得關注的議題及政策建議。 貳、居家服務 一、定義 所謂居家照顧服務,乃是藉各項服務方案,以協助受照顧者留在社區中,協 助他們繼續維持原有的角色,並提供基本而非全部之協助,以增強其生活技巧與 獨立之能力。居家服務是由專業人員、半專業人員甚至志願服務人員在受照顧者 家中所提供之服務,其主要的提供之項目大致可分類為健康照顧(home health care )和家事服務(home making/chore )。有些居家服務被視為是即興住院、基本 健康照顧和復健的一種較有效之替代方式,其另一方面之功能在於協助個人盡可 能留在社區內生活。因此其服務項目包括:個人照顧(personal care ),如個人照 護、家務服務及雜物服務等(呂寶靜,2001a )。 1 臺灣因應高齡社會來臨的政策研討會 二、服務範疇與類型 居家照顧的服務範疇有下列六項:( 1)個人照顧(日常生活活動協助); (2 )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協助;(3 )定期的護理與健康維持活動,如服藥、監 控疾病的康復狀況、臨終病患的緩和醫療服務;(4 )安全看視(對認知損傷者 尤其重要);(5 )增加功能能力的復健服務,如移位、語言、排便、膀胱訓練 等需要護理、物理、職能、語言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協助的服務;(6 )管理協助 (management help ) ,如協助特殊照顧的安排、協助罹患特殊疾病或失能者學習 如何 自我照顧或與這些人共同生活(Kane et al., 1998 )。 另依據服務的密集程度,可將居家服務分為三類(Gelfand, 1999 ) :(1)密 集或技術性服務(Intensive or skilled services ):這類服務是由醫師所指定的,並 且必須在護理人員的督導下進行 ;(2 )個人照顧或中度服務(Personal care or intermediate services ):個案的疾病必須穩定才能符合個人照顧服務的資格,但在 日常生活活動中仍然需要部分的協助,例如:沐浴、步行、指定的運動、以及藥 物治療 ;(3 )家務或基本服務(Homemaker-chore or basic services ):這類服務包 括簡單的家務整理、餐食製備、洗衣服務、以及其他維持性活動,期能幫助人們 繼續留在家中。 三、目標 由消費者觀點來看,居家照顧最重要的目標在於使失能的消費者可過著有意 義的生活,並保護他們的尊嚴與自我,即便他們處於需要照顧的嚴重失能情況, 都能透過服務的提供使其獲得正常生活的機會。而 Kane et al. (1998)進一步歸 納居家照顧的目標可分為以下兩個類型:(1)治療性的目標(therapeutic ):透 過服務達成可測量的改善或阻止惡化。(2 )補償性的目標(compensatory ):協 助消費者及其家人追求他們自己的生活,並強調消費者的滿意與自主性,而支持 補償性模式的缺失是可能忽視服務對消費者健康和功能能力改善可能帶來的益 2 臺灣因應高齡社會來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