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高压氧医学基础.ppt
一、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 1、血氧存在形式、高气压与血氧 (1) 血氧存在形式:有两种,即血浆溶解氧和血红蛋白(Hb)结合氧。 (2)血红蛋白结合氧(HbO2):每克Hb能结合1.36ml氧。常压空气下,Hb的氧饱和度为97%。正常情况下Hb是机体主要供氧来源。高气压下HbO2不可能大量增加。 (3)血浆物理溶解氧:常压空气下,每100ml下血液溶解氧量仅0.3ml,不构成机体主要供氧来源。高气压下溶解氧可无限增加,溶解理与气体分压成正比(Henry定律)。0.2MPa氧下每100ml血浆溶解氧4.2ml,3MPa氧下为6.4ml。 2、无血生存实验 3、高压氧下血氧含量增加情况见《手册》17页 四.高压氧治疗原理(HBO的直接作用) 二、提高血氧弥散能力 1、气体弥散规律 (1)弥散方向是高分压向低分压弥散 (2)弥散速度是压差越大,弥散越快,越远 2、高压氧下,氧的“有效弥散距离”增加,改善缺氧区供氧,有利于血管阻塞性病、脑梗塞、心肌梗死、植皮、断肢再植、局部组织水肿等的治疗。 三、增加机体储氧量 压力 储氧量 组织耗氧量 安全断血min 常温常压 13ml/1Kg 3~4ml/Kgmin 3~4 常温0.3MPa 53ml/Kg 8~12 低温0.3MPa 27~30 四、高压氧的抗微生物作用 氧压MPa 对细菌的作用 0.3 组织内所有厌氧菌停止生长、繁殖,并抑制某些毒素的产生 抑菌作用 0.06~0.13 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生长加快; 促菌生长 0.13 抑菌作用 0.2~0.3 磺胺药(TMP、SIZ)最低抑菌浓度均降低。 抑菌作用 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合用,增加抗痨效果。 抑菌作用 五、高压氧对气泡的作用 气泡来源 ①静脉注射;②妇科手术,胸腔、纵膈手术;③高压氧治疗时减压不当。④高压作业人员(潜水员、隧道工等)减压不当。 疾病 减压病、气栓症 HBO作用 压缩\溶解—从容减压 六、HBO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 七、其它作用:改变血液流变状态等。 五. 高压氧的毒副作用氧中毒 气压伤 减压病 一、氧中毒 (一)概念:较长时程地吸入高压氧,导致机体产生某些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称为氧中毒。 (二)机理:未明。可能与高压氧下,机体“超氧化自由基增多”等有关。 (三)临床分型 1、脑氧中毒:“氧惊厥”,类似癫痫大发作 2、肺氧中毒:胸痛、咳嗽、肺实变 3、眼氧中毒:眼底损害,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4、其它类型中毒:如溶血性氧中毒 (四)处理 1、停止吸氧,改吸空气 2、减压出舱 3、其它处理:休息,保暖,防外伤,对症治疗等 (五)预防 1、疲劳、醉酒、高热者不宜治疗。肺部感染者慎用高压氧。 2、间歇性吸氧 3、限定不同氧压下吸氧安全时限 0.2MPa: 150分 0.25MPa: 120分 0.3MPa: 40分 5、控制肺氧中毒剂量单位(UPTD)的累积数不超过615个UPTD(肺活量下降2%) 1UPTD:100KPa(0.1MPa)的纯氧吸入1min新造成的肺氧中毒程度 Kp:不同氧压下暴露1min新形成的UPTD值。查表可得 UPTD=Kpt Kp:查表 t:暴露时间 6、孕妇和早产儿高压氧治疗需慎重,新生儿治疗压力不宜高,以预防眼氧中毒。 7、药物预防 (1)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E、C、K,THA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 (2)镇静剂:慎用 (3)微量元素:镁剂 (4)酶保护剂:半胱胺、谷胱甘肽、二巯基丙醇等。 二、气压伤 高压氧治疗时,因某些原因造成机体某些部位(特别是含气腔窦)不均匀受压,可引起气压伤。 (一)中耳气压伤:最常见,主要发生在加压至0.06MPa过程中 1、病因:耳咽管口开张困难——上感、鼻咽息肉等 2、临床表现:耳痛、中耳腔渗血、鼓膜穿孔(痛缓解) 3、预防: (1)上感者暂缓HBO治疗 (2)入舱前20分钟用1%麻黄素滴鼻 (3)升压时做吞咽和捏鼻鼓气动作 (4)升压0.01~0.03MPa阶段,缓慢升压 (5)患者耳痛时暂停加压,绝不强行加压 (6)必要时治疗前行鼓膜穿刺 4、治疗:鼓膜充血者应休息数天,中耳渗液必要时行鼓膜穿刺,穿孔者用抗生素及0.95%氯霉素滴耳。 (二)副鼻窦(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气压伤。 1、病因:副鼻窦与鼻腔通道受阻:鼻腔充血、感染,鼻甲肥大,鼻息肉等。 2、临床表现:局部疼痛、压痛,鼻腔流出渗液或血性分泌物。 3、预防:急性鼻窦炎暂不作HBO治疗,1%麻黄素滴鼻。 4、治疗:按急性鼻窦炎处理。 (三)肺气压伤:常见于减压过程中 1、发病机制:多种原因致肺内压与环境压力差过大。 2、病理改变:肺撕裂、皮下及纵膈气肿、气胸、气泡栓塞。 3、发病原因:①减压时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