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介之推与介之推故事的文学再现.pdf

历史中的介之推与介之推故事的文学再现.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OI:10.16566/j.cnki.1003-5672.2015.06.005 古 代 孙文起 文 历史中的介之推与介之推故事的文学再现 学 理 论 发 微 一、问题的提出 说叙事的由简到繁、由实到虚的过程会丰富历 介之推(或介子推)传说在流传的过程中 史与文化的双重意义。 衍生了很多异文、异说,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 二、《左传》、《史记》中的介之推 现象,更是值得深究的文学现象。以往的研究, 介之推其人最早见载于 《左传·僖公二十 从文化的角度多会将介之推传说与节庆民俗 四年》,僖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六三六年,当时 联系起来,如裘锡圭先生《寒食与改火———介 晋文公重耳周流天下十九年,终在秦国帮助下 子推焚死传说研究》一文,即在介之推传说的 回到晋国。复国后,晋文公“赏从亡者”,然而 文献梳理中探讨了寒食节及改火风俗的起源。 “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左传》详细记载 这种传说的文化追溯,目的在于寻找节庆风俗 了介之推和其母亲就此事的一段对话: 的历史渊源,研究的兴趣点在传说的文化意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 义。而从文学的角度入手,则会专注于介之推 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 传说所依据的史实及后人增饰的情节,此类研 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 究试图将史实与虚构分开,还原传说衍变的历 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 程,方法上多少受到《古史辨》一派“层累造成 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 中国史观”的影响,如张勃《历史人物的传说化 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 与传说人物的历史化———从介子推传说谈 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 起》,即在介之推传说增饰的情节中,寻找历史 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 的真相与口传创作的事实。传说的节庆文化背 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 景透露出传说在历史中的影响,而将传说情节 乎?与汝偕隐。① 的衍变放在叙事文学的视阈中考察,则勾勒出 这段话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介之推不 史学叙事与文学萌发的关系。 言禄”是他不愿“贪天之功”。在此之前,《左传》 正像许多早期传说一样,不同文本对介之 记载了重耳与其舅父子范“沉璧以质”的故事, 推传说记载的差异,使得文献的整理成为各种 “二三子”实际上是讽刺重耳随臣变相邀功的 研究的前提。从文本异文中可以找寻节庆文化 行为。介之推不愿贪功“遂隐而死”,而后“晋侯 的起源,也可以勾勒出传说衍变的历程。然而, 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 ② 文献整理的意义不仅在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 旌善人’”,算是对这位忠臣的补偿。 上,介之推传说至少还可以提出两点追问:一 《左传》有关介之推的记载仅此而已,其中 是传说异文出现的原因,或者说是传说衍变的 传达的信息主要是介之推随重耳流亡,归国后 话语背景;二是不同类型的文献在文体特征上 不得封赏而归隐,文公后悔莫及,遂以田地追 对传说衍变的影响。 封。因此,若除却那段母子对话,“介之推不言 通过文本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