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刑论基础.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国家司法考试在线 2009 年基础班讲义-刑法刑诉) 燕 园 在 线 教 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 询 电 话:01051669600 地 址:北京大学871-093 信箱 传 真:010 网 址:www.SiK 电子邮箱:info@Si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司法考试在线 http://www.SiK 2009 年司法考试理论强化班刑法讲义 编讲:刘凤科 总论部分 第一章 刑法概说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性质与体系 一、刑法的概念与分类 1.刑法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 (主要是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广义的刑法与狭义的刑法:刑法典(包括7 个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1个)、附属刑法。 二、刑法的性质与任务 (一)刑法的性质 规制内容的特定性、法益保护的广泛性、制裁手段的严厉性、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其他法律的保障性。 注意:刑法的谦抑性与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 (该原则针对案件事实的判定,不适用于刑法的解 释)。 【参考真题 1】(甲、乙上山去打猎,在一茅屋旁的草丛中,见有动静,以为是兔子,于 是一起开枪,不料将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个弹孔,甲、乙所使用的枪支、弹药型号 完全一样,无法区分到底是谁所为。对于甲、乙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甲、乙分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B.甲、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不构成犯罪 (二)刑法的任务 刑法的任务为保护法益,保护的方法是禁止和惩罚 犯法益的犯罪行为。 刑法的机能:(1)行为规制机能 (评价机能与决定机能)。(2)法益保护机能。 (3)自由保障机能。刑 法既是 “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 “犯罪人的大宪章” (李斯特语)。 三、刑法的体系与解释 (一)刑法体系 编、章、节、条、款、项、段。注意本文与但书。 (二)刑法的解释:刑法的解释必须遵循刑法的基本原则 1.非正式的刑法解释与正式的刑法解释: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 立法机关进行立法和法律解释的时候,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对其限制不同。 【参考真题 2】 (2008 年试卷二第 20 题)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 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盗窃的,以抢 劫罪论处。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 效力,当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 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 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地址:北京大学871-093 信箱 1 电话:010 62 123 123 国家司法考试在线 http://www.SiK A.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 B.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 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 D.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 2.刑法解释的方法: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扩大解释 (341 “销售”)、 小解释 (111 “情报”)、当然解释 (二次以上)、反对解释 (死缓减刑)、 补正解释

文档评论(0)

137****91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21144233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