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移动医疗资料库——颅神经定位诊断医学百事通转载.ppt
* * * * 2、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产生病灶对侧下半面部表情肌瘫痪。因上半部表情肌由双侧皮质支配,损害时不出现瘫痪 单独出现中枢瘫痪者甚为少见。只在额叶后下部或前中央回下部局限性损害时出现 (五)面神经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鼓索参与面神经以下:面瘫 鼓索参与面神经以上:面瘫、舌前2/3味觉丧失 镫骨肌支以上受损:面瘫、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 (五)面神经 膝状神经节病变(Hunt综合征) 外耳疱疹 膝状神经节病变(Hunt综合征) 周围性面瘫 舌前2/3味觉障碍 听觉过敏 患侧乳突部疼痛 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 外耳道鼓膜疱疹(图2-8) 1、解剖生理基础 (六)位听神经 耳蜗神经 又名听神经,在内耳道内与面神经伴行,经小脑桥脑角入脑干,终止于耳蜗神经核 耳蜗神经核分前、后两核,位于桥脑与延髓交界处 听觉刺激沿脑干两侧传导,因此每侧外侧丘系中都有来自两耳的听觉纤维。所以当一侧外侧丘系的损害不产生明显的听力障碍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路 Corti器 周围突 蜗神经节 蜗神经 蜗神经核(前、后核) ×大部分纤维经斜方体交叉→外侧丘系 内侧膝状体 听辐射、内囊后肢 颞横回 系统解剖学:神经传导通路 听觉传导路 听觉传导路 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是感觉神经,其神经节位于内耳的底部。神经节的周围支终止于半规管壶腹、椭圆囊和球囊。其中枢支和耳蜗神经一样经内耳道入颅组成前庭神经根入脑干,终止于前庭神经核 (六)位听神经 前庭神经的核上性联系 (1)一小部分纤维经小脑下脚至小脑 (2)经过内侧纵束,前庭神经核和眼动神经诸核发生联系 (3)通过前庭脊髓束和脊髓前角细胞发生联系 (4)前庭神经和丘脑以及大脑皮质中枢发生联系 (5)前庭神经与脑干的植物神经中枢、网状结构和迷走神经核等发生联系 (六)位听神经 (六)位听神经 2、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耳蜗神经 耳鸣(刺激症状) 耳聋(破坏症状) 神经性耳聋:林内(Rinne)试验气导大于骨导,韦伯尔(Weber)试验音响偏向健侧 传导性耳聋:Rinne试验骨导大于气导, Weber试验音响偏向患侧 传导性耳聋(传音性) 外耳道和中耳病变 如外耳道异物或耵聍 鼓膜穿孔 中耳炎等 神经性耳聋(感音性) 内耳 听神经 蜗神经核 核上听觉通路病变 前庭神经 眩晕 :眩晕发作时多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全身出汗等症状。 前庭周围性眩晕 前庭中枢性眩晕 眼球震颤:因神经系统各部位病变所出现的眼球震颤不太相同,因此眼球震颤对神经病定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平衡障碍 (六)位听神经 临床特征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眩晕的特点 突发,持续时间短(数十分、数小时、数天) 持续时间长(数周、数月至数年),较周围性眩晕轻 发作与体位关系 头位或体位改变可加重,闭目不减轻 与改变头位或体位无关,闭目减轻 眼球震颤 水平性或旋转性,无垂直性,向健侧注视时眼震加重 眼震粗大和持续 平衡障碍 站立不稳, 左右摇摆 站立不稳, 向一侧倾斜 自主神经症状 伴恶心\呕吐\出汗等 不明显 耳鸣听力下降 有 无 脑损害表现 无 可有, 如头痛\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害\瘫痪痫性发作等 病变 前庭器官病变,如内耳眩晕症(Ménière病)\迷路炎\中耳炎前庭神经元炎等 前庭核中枢联络径路病变,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脑干第四脑室肿瘤, 听神经瘤, 颅内高压症癫痫等 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 1、解剖生理基础 舌咽神经 混合神经,包含躯体运动、内脏运动、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神经纤维 舌咽神经出脑后与迷走神经及副神经伴行,经颈静脉孔前部出颅 (七)舌咽、迷走神经 舌咽神经传导径路功能 (七)舌咽、迷走神经 (七)舌咽、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混合神经,包含运动纤维、感觉纤维(躯体和内脏感觉)、副交感纤维。 (七)舌咽、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传导径路功能 (七)舌咽、迷走神经 (七)舌咽、迷走神经 2、损害表现及定位诊断 核上性病变:双侧皮质脑干束病变 假性球麻痹 核性病变 核下性病变 (七)舌咽、迷走神经 真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与假性球麻痹的鉴别要点 鉴别点 真性球麻痹 假性球麻痹 神经元损害 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 病变部位 疑核\舌下神经核及Ⅸ, Ⅹ, Ⅻ脑神经, 多为一侧性损害 双侧皮质脊髓束或皮质延髓束 病史 多为首次发病 2次或多次脑卒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