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孔偏见
• 近日,发表在 《认知科学趋势》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 )上的一篇
文章总结了目前认知科学领域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成果。
• “即使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加以控制,我们的结果仍然表明,人们对他人
进行评估是还是看脸!”奥利维拉说。一系列的研究证实,这样的判断
标准已经蔓延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商业、法律甚至军队之
中,人们都被这种无形的标准所左右。
• 人们习惯从相貌上推断他人的领导能力,并以此作为判断其是否适合作
为领袖的依据。在政界,一个人赢得选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受他的面孔
是否使他看起来更有竞争力、统治力、更亲社会。而在一些大型企业中,
人们习惯选择“看起来像领导”的人成为领导。而在军队中,类似的面
孔则往往会为他的主人带来更高的军阶。
面孔偏见
• 许多人会依据面相来推断正在与自己接触的这个陌生人是否可信。有研
究证据表明,长得“可信”得人更容易获得借款和投资。一些研究甚至
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在合作伙伴的“过去”信息已知的情况下,参与
者也还是更倾向于和那些“看起来可信”的伙伴进行合作。
• 而在司法领域,面孔偏见被用作判断个体是否有过犯罪记录和犯罪倾向
的依据。许多“长了张看起来要犯罪的脸”的人会受到严格的审查,即
使是在法庭上,那些面孔特征被判定为“不可信”或“与犯罪有关”的
人,也更容易受到指控或被判有罪。有趣的是,生了一张娃娃脸的成年
人,也会被归入“像罪犯”的行列。
脸与印象
• 7月28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年人在对
别人建立社会评价和社会印象时,确实会受别人的面部特征影响。在论
文中,研究人员还总结出了部分面部特征和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 社会评价是社会知觉的重要部分,这类知觉只在有限的社会物种中存在,
并在人类中发展到了极致。社会评价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很大,几乎不经
意识处理——像可信度、强势程度和吸引力这样的有关社会特征的第一
印象,在100微秒内就能形成。人类特别的地方还在于,我们对面孔天生
敏感,不仅能分辨面容的细微差别,还有专门的脑区负责“认出”面孔。
看脸符合现代生活
• 我们的大脑每天要处理、加工海量信息,其中很多信息复杂繁琐到需要
我们投入大量的认知资源才能应对,而“看脸”能大幅减少这些资源的
使用。如果仅仅可以从面部特征判断一个人的亲和力、性格乃至能力,
那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大脑远比我们想的智能,它也会“投机取巧”
的走捷径。如果还能佐之以过往经验,那“看脸”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
识人方式。比如,你接触的具有“高鼻梁”面部特征的人大多非常坚韧,
那么当大脑的遭遇此特征时,大脑将迅速反馈给你同样的信息——此人
性格坚忍不拔,而这种信息的传递速度只需要100微秒。
• 当今社会,“看脸”正在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有人甚至发明了一个指标
“颜值”,用来衡量美貌度。普通人在求职、晋升、恋爱的过程中都面
临着“看脸”压力,选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
看脸与相亲
• 在这个“看脸的世界”,颜控群体到底有多庞大?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
68.8%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身边的“颜控”很多,51.9%的受访者觉得“非常
多”,33.8% 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就属于“颜控”。从年龄来看,“这是一个看
脸的世界”的观念,在80后和90后群体中,得到的认同度最高。这一年龄
区间,正是相亲市场的主力。
• 社会学家说,赏心悦目决定能否交往,志同道合决定交往多久。
看脸与求职
• 职场上的“以貌取人”大多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悄悄发生。德国大学的
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们收集了3000多名职场人士的事业发展
情况,并给他们的外貌打分,再将这二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工资、
晋升和津贴都和一个人的外貌吸引力有关,外貌吸引力比平均分高出1分,
被雇用的几率就会增加3% 。
看脸是本能
• 哈佛大学心理学科学家发现,和成年人一样,儿童从3岁起就已经倾向于
通过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对方的性格特征,比如诚信度和个人能力了,
并且在判断上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
• 同一年龄段的孩子的判断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年龄越大的儿童做出的
评价就和成年人越相似。这一现象说明“以貌取人”的倾向是随着年龄
不断发展的。
•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半岁大的婴儿已经能够通过看脸辨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