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 LTE移动通信系统..ppt

移动通信技术——第7章 LTE移动通信系统..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④ 部署灵活,不需要光纤与机房; ⑤ 相较于通过小区分裂技术增加基站密度的方法,运营和维护成本低。 (2)应用场景 中继主要的应用场景参见表7-1所示。 常见应用场景 主要技术优势 密集城区 部署中继提高高速业务覆盖 乡村环境 通过中继扩展网络覆盖,降低对光纤或微波依赖 室内环境 克服穿透损耗,提升覆盖与容量,摆脱光纤制约 城市盲点 解决覆盖补盲,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高速铁路 高速率接入,避免终端频繁切换,降低资源开销 表7-1 LTE-Advanced中继的应用场景 2.无线中继技术(Relay) 在LTE-A研究过程中,3GPP按照中继是否具有独立的Cell ID,是否可以被UE识别,区分出两种主要的类型。 (1)类型1、la和lb RN 这些类型的RN是层3 RN,具有独立的Cell ID,能够发射所有控制和数据信道。 UE从RN接收如物理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调度信息,向RN发送如信道状态信息(CSI)和ACK/NACK等反馈信息。 切换和小区重选过程与R-8相同,且调度器位于RN中以便快速响应UE的反馈。 (2)类型2 RN 类型?2RN?是层?2RN。 它们只发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而且调度器存在于eNodeB中,不发射控制信道 或者没有它们自己的物理层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不能够被UE识别。 (4)安全功能,包括RRC消息的加密和完整性保护。 (5)点对点无线承载(RB)的建立、修改和释放。 (6)移动管理功能,包括UE测量报告、为了小区间和网络间移动进行的报告控制、小区间切换、UE小区选择和重选及控制、eNode B间上下文的传输。 (7)QoS管理。 (8)广播/组播业务的通知和控制。 (9)用户和网络侧NAS消息的传输。 2.RRC协议状态以及状态迁移 7.4 LTE关键技术 7.4.1 OFDM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是一种特殊的 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 Modulation,MCM) 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多径效应对信号的影响。 1.OFDM信号的生成 在介绍OFDM信号的生成前,我们先介绍多载波传输技术。 (1)多载波传输 多载波传输,就是将宽带信号分成一些带宽较窄的信号并行传输,多载波传输方案示意图如图7-22所示。 图7-22 多载波传输 (2)OFDM子载波与多载波传输的主要区别 ① 子载波的数量非常多,子载波的带宽较窄。 ② 如图7-23所示,OFDM的子载波间有一些重叠(但是它们之间是正交的),这就意味着OFDM的频谱效率要高于多载波传输技术。 图7-23 OFDM子载波间隔示意图 ③ 由于OFDM中子载波的数量非常多,每个子载波的带宽很小,那么就能很好地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并且均衡的复杂度较低,在子载波带宽较窄时甚至可以不用均衡。 (3)OFDM调制原理 OFDM调制的基本原理如图7-24所示。 OFDM原理示意如图7-26所示。 图7-24 OFDM调制的基本原理 图7-26 OFDM原理示意图 2.保护时间和循环前缀 图7-27 受多径效应影响的收端信号 图7-28 子载波间干扰 7.4.2 MIMO技术 图7-31是MIMO系统示意图,MIMO系统将一个单数据符号流通过一定的映射方式(图中的 完成数据处理功能,比如调制、编码等)生成多个数据符号流,相应的接收端通过反变换(图中的 完成数据处理功能,解调、译码等)恢复出原始的单数据符号流。 图7-31 MIMO系统示意图 7.4.3 干扰抑制技术 小区干扰抑制技术主要有波束赋形天线技术、干扰随机化技术、干扰消除技术及小区间干扰协调技术。 1. 波束赋形天线技术 普通的扇区天线波束是固定的,且覆盖整个扇区方向,因此会和相邻小区的天线波束重叠,引起小区间干扰。 波束赋形天线的波束为指向活动UE的窄波束,只有在相邻小区的波束发生碰撞时才会造成小区间干扰,其他时候就可以有效地规避小区间干扰。 但是随着小区中用户数的增加,以及用户位置的随机性,波束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加,波束赋形对于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效果也会降低。 2. 干扰随机化技术 干扰随机化就是将干扰信号随机化。 主要的方法有加扰、交织和跳频等。 这种随机化不能降低干扰的总能量,而是通过改变干扰的频域或时域特性,使得干扰具有类似“白噪声”的均匀特性,使得终端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