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郎嘉彬)13 应用古生物学.pptVIP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郎嘉彬)13 应用古生物学.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埋藏学分析是古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对于恢复生物化石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原地埋藏 异地埋藏 1)化石的保存情况 2)化石分选情况 3)化石在岩层内的位置 4)环境分析 三、全球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第七章 应用古生物学 第一节 古生物地理学 研究地史时期生物分布及其演变的科学,基本任务是查明地史时期动植物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探讨其分布的内因和外因 古生物的地理区系及其形成因素 古生物的地理起源、迁移与扩散、孑遗与绝灭等 研究方法——现代生物地理学方法 研究材料——化石的产地和层位 古生物学 生物地理学 现代大洋底栖动物分区 北极大区 南极大区 南方大区 北方大区 热带大区 南暖温大区 北暖温大区 南部非洲东西两侧属于不同分区,南美洲亦有不对称分布 现代大洋漂游动物分区 北极大区 南极大区 热带大区 南部非洲东西两侧属于不同分区,南美洲亦有不对称分布 亚北极大区 北过渡大区 北亚热带大区 亚南极大区 南过渡大区 南亚热带大区 现代大陆动物分区 1.全北大区;2.新热带大区;3.澳大利亚大区;4.过渡带 同一大陆上的动物属于1个大区,大区和区之间可以是大洋或干旱沙漠区隔离,混生区有一定的宽度1000-2000km。 现代大陆植物分区 1.北方大区;2.新热带大区;3.古热带大区;4.澳大利亚大区;5.开普大区;6.南极大区 大区和区之间主要受纬度控制,可以是大洋或纬向山脉隔离, 同一大区或区可以跨越大洋。 选择某时代的若干个主要门类(3-4个至7、8个),收集已正式出版的文献,以属或种为单位(各纪不一致,通常情况下,底栖生物到属,浮游生物和植物到种),按地区(全国地层区划的小区)进行统计;由于小区数目过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根据名单的相似情况合并许多小区为一个,或按分区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按地区或属种制作卡片,编制各属种分布表 进行聚类分析,判断地区间生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古生物地理分区方法 C为两个地层分区的共有种数 N1为一个分区的特有种数 N2为另一个分区的特有种数 Otc值越大,相似性越高,差异性越大 古生物地理区划就是应用现代生物地理学的方法对地史时期古生物的分布进行地理划分 1.一级区——大区(Realm):是全球一级的划分,据以区分的类群级别通常为科(底栖)、属(漂游)一级。一般全球大区数为2、3个至6、7个,其数量取决于当时气候带分异和海陆阻隔的程度。 2.二级区——区(Region):是大区的再分,以科、属(底栖)或属和一些种的组合(漂游)为特征,反映主要的地理阻隔或重大的气候纬度差异。也有人认为各时期海陆分布所造成的洋流特点可决定生物区的分布和数日,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大区内的两个板块或小板块群各自形成单独的生物地区,例如奥陶纪北美区和西伯利亚区;中国区与波罗的区;又如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的华夏区。它们反映主要的地理阻隔。 2)同一大区内两个气候-纬度带各自组成一个生物地理区。例如三叠纪时冈瓦纳南方区与冈瓦纳特提斯区,劳亚大陆北部与中部区,它们反映重大的气候-纬度差异。 3.三级区——省(Province)。是生物地理区的再分,以种或属(少数)为特征。相当于一个小板块(扬子,华北等)、几个十分邻近的小板块(如冈念、羌塘、滇西)或一个大板块的一部分,位于一个气候带内。通常包含从中心(底栖)到边缘(漂游)的一套生态区。 4.四级区——亚省或小区(Subprovince)。是省的再分。 5.五级区——地方中心(Endemic center)。亚省(小区)的再分。 石炭-二叠纪植物分区 特提斯大区 冈瓦纳大区 北方大区 石炭-二叠纪动物分区 第二节 古气候学 研究地史时期气候形成的原因、过程、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气候学与古生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等相关地质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古生物学向它提供有机界的古气候作用的物质记录,气候学向它提供现代大气运动的原理、概念与方法 古气候学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任务是通过研究地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一、气候因子 1.温度 年积温(CAT)是一年内的温度总和 年均温(MAT)是一年内的平均温度 冬季温度(TCM)是最冷月(1月)的平均温度 夏季温度(TWM)是最热月(7月)的平均温度 极端温度是一年内的最低和最高日气温 年较差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2.湿度 年降雨量(MAP)是一年内降雨量的总和 蒸发量(PE)是一年中总的蒸发量 干旱指数(AI)是一年中降雨量与蒸发量之比 热带:北回归线(23°30’N)附近及以南。≥10℃积温8000℃以上,全年日均温≥10℃,年降雨量—般大于1200 mm。 亚热带:主要限于南北纬25-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