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界面传力机理及模型化.pptVIP

钢筋混凝土界面传力机理及模型化.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筋混凝土界面的传力机理及模型化 ;钢筋混凝 土的界面 问题;第1节: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传力机理;;;1.拔出实验;配有双支箍筋的基准拔出实验;有预制劈裂缝的双根钢筋拔出实验:模拟裂缝形成后,横向钢筋对纵向钢筋与砼间的粘结滑移特性的影响;2. 梁式实验;3. 轴拉实验; 二、粘结机理及粘结滑移关系;初始:近似直线 荷载增大:相对滑移逐渐向自由端发展, 随着长度减小,粘结应力τ图形的峰值点及长度逐渐增大 加载端出现滑动:胶着力破坏,曲线非线性 自由端出现滑动:钢筋埋长上的胶着全部失效,粘结应力峰值移至自由端。 滑移迅速增大,荷载减小,曲线下降 钢筋拔出,砼未发生裂缝或破碎 ——剪切破坏形态;大连理工给出的适用于光圆钢筋缝间粘结应力τx 与滑移量dx 的关系式为;2.变形钢筋的粘结机理;受力过程,分五个阶段:;钢筋肋对混凝土的斜向挤压力将产生内部斜裂缝及径向裂缝。;⑵当粘结应力超过 (抗内裂缝粘结强度)后,内裂缝出现并发展,形成沿钢筋肋的新滑移面。钢筋肋对周围混凝土的楔作用增大,滑移加快,并向自由端发展,曲线斜率减小,并呈明显非线性。直到径向裂缝达到试件表面,加载端出现纵向劈裂裂——滑移阶段;清华大学考虑砼强度、相对保护层厚度及离开试件端部距离影响的关系式:;一些经验公式:;大连理工:考虑混凝土强度、裂缝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表面形状等因素,进行梁试验,得出我国广泛适用的月牙纹τ~d关系式:;三、钢筋的梢栓作用机理及实验研究;梢栓作用实验:;分段梁或梁端试件实验模拟具有相对较大直径主筋的浅梁发生砼沿主筋周围撕裂的梢栓破坏情况。;第二节 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第三节 砼与砼界面的传力机理和界面力——位移关系式;骨料咬合作用: 由于裂缝两边砼高低起伏,凹凸不平,在剪力V作用引起位移时产生的摩擦力和相互咬合挤压力引起 。;应变软化效应: 混凝土开裂后,开裂面上的水泥基质和集料间的粘结和垂直于裂缝面方向上的摩擦作用没有完 全消失,从而导致砼开裂后,开裂面上的正应力没有立刻减为零,而是随着裂缝宽度的增??而 降低。即砼开裂后仍能承担垂直于裂缝面的拉力。对结构延性和开裂控制有利。 ;①直接剪切实验: 不考虑垂直于裂缝面的约束作用力,仅对试件施加一对等值反向的作用力P。;③内部约束实验: 考虑有跨裂缝钢筋约束情况下 研究骨料咬合作用的实验方法。;Fenwick 和Pauley: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剪应力与沿剪应力方向的 相对剪切位移间的经验公式和开裂面的剪切刚度如下;Pauley 和Loeber: 对预留裂缝的素砼试件做了类似的直接剪切实验,得出的剪切应 力—位移关系的经验公式和相应的开裂面剪切刚度为:;三、砼与砼界面的剪力的传递与梢栓作用的联合作用;Jimenez等给出了一个包含裂缝宽度W0,裂缝法向刚度kN影响的通用裂缝面剪切刚度kta计算式:;应变软化是指材料试件加载后,进一步变形所需的应力比原来的要小,即应变后材料变软的现象。应变软化过程中,随着应力的加大,应变增长的速率加快。 为表示垂直裂缝面的应变软化效应,即估计开裂界面对于结构强度的贡献,必须知道开裂后砼的应力与裂缝宽度或应变的关系,与裂缝形成及传播相关的五个重要参数:初始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峰值应力、下降段形状、无应力裂缝宽度。而要知道这些,则必须知道砼在中心受拉状态场下的应力—变形全曲线。;Giuriani等人实验所得的混凝土应变软化曲线:;其他几种简化的受拉软化曲线形式:;第四节 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的分析模型;二、本构关系模型;1.调整材料特性阵的模型;有些学者采用调整剪切模量的方法,引入一个剪切模量降低系数α,从而得;剪切模量降低系数α的取值:;2.增量模型;Bazant建议的增量模型(粗糙裂缝模型): 该模型将片状裂缝模型的无数条裂缝平均为具有实际裂缝间距的单条裂缝来处理。应用塑性力学的变形理论给出如下关系式;对于配有常规钢筋网的开裂钢筋砼板,假设裂缝间距相等,忽略梢栓作用,裂缝面上的传力特性分析如下; 只代表裂缝引起的应变,应与裂缝间未裂砼的应变 迭加才能得到砼的全应变,即全应变增量为;开裂混凝土单元中分布钢筋对刚度的贡献,可按下述方法确定。假设钢筋应变与裂缝应变相同,则;3.割线模型;摩擦规律;包含许多条密集分布的平行裂缝的砼的总应变为;4. 微平面模型;微平面模型的基本假定:;5. 两相模型;6. 修正单元模型;the end thanks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