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和其企业刑事风险和防控.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业家和其企业刑事风险和防控 摘要: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刑事风险是指企业家及其 企业的未来因可能发生的刑事犯罪或卷入刑事诉讼而遭受 的失败或负面影响,可分为因刑事犯罪引发的风险、因刑事 诉讼引发的风险或未然刑事风险、已然刑事风险等各种类 型。企业家自身的素养、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外部的法治环境、 外部的关系协调等是形成这种风险的内外因素。企业家及其 企业对未然的刑事风险应未雨绸缪,积极防范和化解;对已 然的刑事风险应沉着理性,依法予以应对,将损失控制在最 小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企业家及其企业;刑事风险;类型与成因;防 范应对 中图分类号:D9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104 (2013) 06?0091?06 一、企业家及其企业刑事风险问题的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 展史就是我国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创业史、开拓史。然而,纵 观这一发展历程,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和问及巅峰的明星 企业不少因遭遇刑事风险而从兴盛走向衰败。据有关统计, 我国2010?2012年三年间,先后有150名、202名、306名 企业家被追究刑事责任①,呈递增态势;而企业的平均寿 命仅为3?10年[1]。 对企业家或企业的刑事风险问题,既有的研究一般是在 研究企业法律风险中有所涉及,在少见的专题研究中也仅仅 局限于企业或企业家的犯罪层面。有论者从企业或者企业家 的角度谈刑事风险,认为是指企业或者企业家触犯刑法受到 法律制裁以及作为刑事案件受害者承受伤害或者损失所必 须面对的风险,也有论者仅就企业谈刑事风险,认为是在刑 事法律规范的范围内,企业自身以及企业人员在进行经济活 动中触犯法律规范而承担刑事责任的不利后果的可能性 ⑵。 通常意义上讲,风险是指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企业 风险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②。 在实际社会中,人们更注重风险的负面影响。作为名词,现 代汉语词典将风险定义为可能发生的危险。[3]国外学者则 将风险直接解读为损害或损失发生 的可能性,③或者说,可能的失败和负面结果。[4]企 业家一词的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④。 在现代企业中,企业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所有者并 从事其企业的经营管理;另一类是受雇于所有者的职业企业 家,又称作职业经理人,如国有企业负责人、非国有企业所 有者所聘请的企业负责人等。而刑事是属性词,特指刑事犯 罪、刑事责任或刑事诉讼。显然刑事风险是负面的。据此, 笔者认为,企业家及其企业刑事风险是指企业家及其企业的 未来因可能发生的刑事犯罪或卷入刑事诉讼而遭受的失败 或负面影响。这里所称‘可能发生的刑事犯罪”包括企业家 及其企业自身的行为构成犯罪或被他人的刑事犯罪侵害。刑 事诉讼则是企业家和企业作为诉讼参与人或其他利害关系 人参与刑事诉讼,或被无辜陷入刑事诉讼。 本文之所以提出企业家及其企业的刑事风险这一问题, 原因在于:其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随着市场 化与法治化的不断推进,逐步向风险社会、契约社会等转型。 对于企业家及其企业来说,在面临的各种风险中,刑事风险 是一种往往被忽视而又容易发生且冲击力和破坏性极大的 风险。[5]其二,无论哪一类企业家,其本人及其所有或所 经营管理的企业在遭遇刑事风险上彼此关联、彼此波及、彼 此影响。其三,司法实践表明,面对当今乃至未来国内外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企业家及其企业在寻求发展和突破 中,遭遇刑事风险的可能性都很大。 二、企业家及其企业刑事风险的类型与成因 根据笔者对一系列司法个案的分析,企业家及其企业刑 事风险的类型和成因表现为多个层次。 (一)类型 1.按风险来源,可分为因刑事犯罪引发的风险和因刑 事诉讼引发的风险 其一,刑事犯罪。一是自身行为可能触犯刑律。包括企 业家个人犯罪,即企业家从事经营活动中的个人行为可能导 致的犯罪;企业单位犯罪,即在企业意志支配下,为企业谋 取非法利益,以企业名义实施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犯罪。自身 行为的刑事风险,可以说滋生于从企业设立到解散的整个过 程。比如,设立阶段的虚报注册资本等行为;经营阶段的虚 假广告,非法经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非 法集资,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操纵证?、期货市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串通投标,侵 犯商业祕密和著作权,捏造并散布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 和商品声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 权,重大责任事故,不报、谎报责任事故等行为;终止阶段 的妨碍清算等行为,以及各阶段的侵财、商业贿赂和国有企 业家的渎职行为等等。二是遭受刑事犯罪的侵害。实施侵害 的主体通常有企业内部人员和企业外部人员及单位,前者如 企业内部人员贪污、侵占企业资金,挪用企业资金,或者擅 自违法经营,或者严重不负责任导致被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