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述(李兰201217910426、刘锦201217910424)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性:个体、群体、组织。
2、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
(2)组织中的激励问题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前者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后者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
理论基础:前者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后者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
学科性质:前者行为科学;后者心理科学。
(4)形成背景:前者1949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年正式命名,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后者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1914)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莱维特(1958)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
一般模型(OB模型)
(1)三个自变量: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
(2)五个因变量:效果、效率、缺勤、离职、工作满意度。
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
知觉与人际知觉(杨阳201217910418)
知觉
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感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达到大脑的有关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面反映刺激的事物,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
1、理解性
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
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3、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就对象的特点来说,制约知觉整体性的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因素。
连续性规律:将对象看成是有连续性的事物的倾向。
接近性规律: 空间上彼此接近的部分易被作为整体来感知。
封闭性规律: 视野中封闭的曲线容易组成图形。
相似性规律:视野中相似的部分容易组成图形。
4、恒常性
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发生变化时,知觉映像仍保持不变,包括对知觉对象的亮度、形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恒常性。
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知觉者
知觉者因素包括知觉者态度、价值观、动机、需要、兴趣、经验、期望、个性特点。
知觉对象
知觉对象因素包括运动、新奇、对比、声音、背景、临近、大小、重复等。
大小法则:尺寸、空间越大,越容易引起注意、重视。
强度法则:强度越高,越容易被感知。
对比法则:与背景相反和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事物最容易被感知。
动感法则:活动的事物比静止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
重复法则:经常重复的事物比只出现一次的事物更容易被感知。
新颖法则:新颖、新鲜的事物容易被感知。
情景
情境因素包括时间、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知觉的防卫机制和错觉
知觉的防卫机制
知觉的防卫机制是指为了防止自己受到威胁性刺激的侵扰,人们自动地抑制自己对它们的知觉和反映的倾向。
错觉
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产生错觉的原因主要有知觉者生理和心理的状况以及知觉对象和背景的特点。
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个人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人、他人以及团体特征的知觉。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自我知觉。
社会知觉有一个规律,叫做一致性规律。社会知觉中存在各种偏见,主要有首因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投射等五种。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或第一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很强烈的影响。一般发生在陌生人之间。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对一个人某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即“抓住一点,不顾其余”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一般产生于熟悉者之间。
定型效应
定型效应是指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又称刻板印象。
投射
投射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征或想法,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征或想法。
归因理论(李浩芳 201217910415)
归因的概念(P33小资料2-10:你为什么要打工?)
归因:人们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或动机过程。
海德是第一位提出归因理论的的学者。
1、归因理论的三个步骤:
(1)行为的知觉;
(2)对行为意图的判断;
(3)对个性的归因。
2、归因理论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
(1)因果关系归属,即对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的原因进行归属;
(2)社会推论问题,即对行为者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作出推论;
(3)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石化公司xx公司轴流风机技术协议 -8-0.doc
- 石垭子水电站开闸泄洪程序.doc
- 石嘴山公司市场经理35操作手册.doc
- 石河子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材料汇总 ().doc
- 石河子第九中学消防演练方案()新改.doc
- 石油化工装置透平式压缩机组节能监测方法(正文).doc
- 石灰土回填施工方案().doc
- 矿山测量复习题 ().doc
- 石膏干燥系统调试方案(第一版)0225.doc
- 矿床复习思考题以及答案.doc
- 养老评估师中级行为面试题库及案例分析.docx
- 面试培训督导时考察其课程理解能力的题目.docx
- 税务专员面试中关于增值税政策的常见问题解答.docx
- 2025宁波市医疗保障局局属事业单位宁波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人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咸宁市汉口银行咸宁嘉鱼支行招聘笔试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北京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招录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青台山中学校秋季教师招聘22人笔试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台州市银龄讲学计划教师招募13人笔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中国铁建公开招聘42人笔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中智咨询研究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