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探讨
71O陕西中医2010年第31卷第6期
2从微循环角度探讨放血疗法的机理从以上
的分析可以看出,刺络放血的常用部位通常是血流比
较丰富的部位,特别是肘部,膝部以及头面部,都是静
脉走行比较表浅的部位,而刺络放血主要是刺破静脉
出血.因此在分析刺络放血的作用机制时,一方面要从
血管壁着手,因为血管壁有丰富的植物神经分布,在受
到伤害性刺激后,可能激发一系列级联反应,从而对机
体做出调整.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刺破静脉管壁,改变
了局部微循环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了局部组织的生
存环境,从而达到调整机体的作用.
我们知道,局部组织的循环状态,取决于三个方
面,一是动脉血供,一是静脉回流,一是组织液的淋巴
回流.体液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取决于4
个因素:毛细血管血压(Pc),组织液静水压(Pif),血浆
胶体渗透压(Ⅱp)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Orif).对毛细血
管动脉端而言,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压力是(Pc)和
(丌if),而阻止组织液生成的是(Pif)和(7[p),而在毛细
血管静脉端而言,促进组织液回流的是(Pif)和(兀p),
而阻止组织液回流的是(Pc)和Otif).当用刺络放血疗
法治疗时,毛细血管静脉端(Pc)下降,阻止组织液回
流的压力减少,组织液回流增多,局部组织环境得以改
善.若在刺络局部加用拔罐,则(Pc)进一步降低,组织
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阻力进一步下降,局部微
环境的改善更为明显.
如果组织液回流增多,则组织静水压(Pif)降低,
对毛细血管动脉端而言,促进组织液生成的压力不变,
而抑制组织液的因素减弱,有利于组织液的生成.对局
部组织而言,一方面组织液回收增快,另一方面,组织
液生成增多,其结果必然是局部组织的生存环境改善.
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局部动脉血流供应,则效
果更为明显,如在藏医放血疗法中的服药,晒太阳等术
前准备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刺络放血疗法不仅治疗局部病症,而且治疗
远端病症.对于局部病症的治疗,从改善局部微环境的
角度,可部分解释其治病机理,那么对于远端病症的治
疗,其机理又如何解释?
我们粗浅的认识是,放血疗法是在不同的医学体
系中各自独立发源的,其治疗部位的选择必然建立在
古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基础之上,必然是先认识到
体表某些治疗点的作用,然后才有针对性的放血疗法
出现.从世界范围内的传统医学来看,不仅仅是中国有
系统的经络和针灸理论,在古埃及纸草书中也有类似
针刺的概念,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采用类似耳针的
方法治疗阳痿.说明人体体表存在特殊的治疗远端疾
病的点,而这些点在不同医学体系中均有反映.而刺络
放血疗法的特点就是改善这些疾病治疗点的局部微环
境,从而达到治疗远端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广军,郭义,王秀云.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总
结[J].天津中医药,2003,20(4):43—45.
[2]王桂玲,谢新才,贺普仁.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
脉曲张46例[J].中国针灸,2004,24(1):11.
[3]杨小琴,商鹤玲.指尖放血与补阳还五汤合用治疗
中风后遗症36例[J].陕西中医,2004,25(1O):920—921.
(收稿2009—12-21;修回2010—01—14)
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的探讨
谢幼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风湿科(北京100010)
摘要目的:探讨从脾论治干燥综合征.方法: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其与脾脏生理病
理关系进行论述.结论:脾虚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重要机制,从脾论治具有必要性.
主题词干燥综合征/中医病机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疗法@健脾
【中图分类号】R5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69(2010)06—0710—03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1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与脾脏生理病理关系
疾病,特征为累及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受损Ⅲ,功中医认为SS的病因主要有:①燥邪致病.②水津失
能下降.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并可出现腺体外其他布:包括作为水之上源的肺,治节无权,不能通调水
器官受累,导致多系统损害.其发病率在风湿性疾病中道;或脾虚失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不得上乘;
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为3~或素体肾阳亏虚,或久病阴损及阳,阳虚不能化水,津
4%.本文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与脾脏液不能正常敷布.③阴虚津亏:其病变脏腑责之于肝,
的生理病理关系进行论述,为从脾论治提供依据.肾,肺,胃嘲,尤以肝肾阴虚多见.④瘀血致燥.既往治
陕西中医2010年第31卷第6期711
疗SS多从肺肾阴虚,肝肾不足,气阴两虚及瘀血阻滞
人手,而我们认为脾脏至关重要.首先从五行关系而
言,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其次90%的SS患者有乏
力感,而脾主肌肉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