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VIP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每日一题 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PAGE PAGE 1 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二) 阅读古代记叙散文应讲究一定的要领,除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注意情节结构、叙事手法、人物形象和叙事语言等四个方面。 1.寻根振叶觅文脉——抓情节结构 古代记叙散文在情节结构上很注重完整性,注意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有时,大量的戏剧性情节,常常使作品充满故事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如《鸿门宴》一文,整个“鸿门宴”的情节结构,大致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气氛顿趋紧张;二起是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于是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严辞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是对樊哙闯帐,项羽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赐酒赐肉,被樊哙斥责之后反而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由逃离项羽军营。 在这里,作者通过这“三起三落”的结构安排,一方面,有意制造了情节冲突,忽张忽弛,跌宕有致,引人入胜;另一方面,成功塑造了项羽、刘邦等人的鲜活形象。 2.绿叶衬花花更艳——赏叙事手法 叙事手法的灵活多样性是古代记叙散文的一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古代记叙散文就在情节结构上呈现跌宕多姿的风采。 如《烛之武退秦师》(僖公十三年)就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述的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在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之际,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随后,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最终,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作者运用的虽是平铺直叙的手法,但在情节上还是巧设伏笔,显出波澜跌宕,为后文蓄势。如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直至郑文公的引咎自责才得以平息。 古代记叙散文叙事的精妙之处远不止这些,有时还采用倒叙、补叙、插叙、预叙等诸多出色的艺术手法来描摹。 3.横看成岭侧成峰——研人物形象 人物是古代记叙散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这类作品中不仅大量地记叙了各种人物,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心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精细刻画,而且还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自身的活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于是,在作品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鲜明性。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当多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荆轲刺秦王》中对人物形象的精彩刻画:“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色变振恐”的神色,写出武阳的年幼胆怯;“群臣怪之”的神态,说明荆轲一行行迹可疑。而荆轲的一“顾”,一“笑”,一“谢”,竟然化险为夷,足见其沉着冷静、智勇双全。 4.吹尽狂沙始得金——品叙事语言 古代记叙散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有三:一是言简意丰;二是形象生动;三是精美典雅。比如形容人的去世,尤其是尊长的去世,用今天的话对可以说“您假若百年之后”,但怎如“山陵崩”之形象生动、简洁、委婉、典雅?足见文言叙事之简洁精炼。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犀首立五王 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王,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中山闻之,大恐,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 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中山之君遣之齐,见婴子曰:“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将与赵、魏伐之,过矣。以中山之小而三国伐之,中山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中山恐,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赵、魏驱羊也,非齐之利也。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 田婴曰:“奈何?”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彼患亡其国,是君废其王而立其国,贤于为赵、魏驱羊也。”田婴曰:“诺。” 张丑曰:“不可。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夺四国而益负海也。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必先与之王而故亲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 田婴不听,果召中山君而许之王。张登因谓赵、魏曰:“齐欲伐河东。何以知之?齐羞与中山并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以止其遇哉?” 赵、魏许诺,果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