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

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5.3 传输媒体(续21) 除上述三种导向传输媒体外,20世纪初曾采用架空明线(铜线和铝线)。其优点是线路损耗低,架设简单。缺点是对外界噪声和干扰较敏感,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和人为破坏。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停止使用,我国也只在农村或边远地区采用,市内明线已被双绞电缆所取代,长途线路则让位于同轴电缆或光缆。 * 2.5.3 传输媒体(续22) 2、无线传输 导向传输媒体的不足:施工困难、路远代价大,无动中通。 利用自由空间的非导向传输媒体,是以自由空间为传输电磁波的手段,通常称为“无线传输”。特别是移动通信方式适用于信息时代的通信需要。 无线传输使用的工作频段很广,目前所用的有无线电、微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几个频段(见图2-13)。 * 2.5.3 传输媒体(续23) ⑴ 短波传输 短波是指以波长为100m~10m(或频率为3~30MHz)的电磁波。实用短波是1.5~30MHz。短波既可沿地球表面以地波形式传播,也能依靠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反射,以天波的形式传播。 电离层是离地面高度60~450km,受太阳紫外线和X射线作用而存在的由离子、自由电子和中性分子、原子组成的一个区域。 据实测,电离层由环绕地球处于不同高度的四个导电层组成:D、E、F1和F2。对短波传输起主要作用的是F层,且选用夜间工作频率低于白天的工作频率。 * 2.5.3 传输媒体(续24) 电离层的构成 * 2.5.3 传输媒体(续25) 衡量短波通信的主要指标是通信质量和可通率。通信质量可用信噪比和差错率来表示。模拟通信用信噪比,而数字通信则用差错率。可通率(又称线路利用率)指通信线路接收端的信噪比高于可接受的最低信噪比的时间百分比。 如何正确选择短波通信频率?在一定的电离层条件下,存在一个最高可用频率MUF(指实际通信中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电波最高频率)。 (2-25) (=0) (≠0) 入射角 临界频率 * 2.5.3 传输媒体(续26) MUF是电波返回地面或刚穿出电离层的临界值。考虑电离层结构的变化和保证长期稳定接收,实际选用的短波最佳工作频率是FOT=(85%)MUF。此时可通率达90%。 多径传播 短波电波通过若干条路径或者不同的传播模式由发信点到达收信点的长度不同,而引起由发信点到达收信点的时间不同的现象。 多径时散 指不同路径的时延差。它与路径长度、工作频率、昼夜、季节等因素有关。 * 2.5.3 传输媒体(续27) 多径时散对数据通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码间干扰上。为了保证传输质量,往往采用限制数据传输速率的措施。 引起多径时散的几种主要因素 * 2.5.3 传输媒体(续28) 衰落 指在短波传输过程中,收信电平出现忽高忽低随机变化的现象。衰落按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快衰落(信号起伏持续时间仅几分之一秒)与慢衰落(持续时间可达一小时或更长 )。 除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外,还有电离层吸收损耗、地面反射损耗和系统额外损耗等附加损耗。吸收损耗主要在D、E层,通常吸收损耗为6~25dB。地面反射损耗与地面状况、电波入射角和工作频率有关,工程计算常取一次地面反射,损耗为20dB。系统额外损耗是指一些尚未被人们完全认识和难以计算的损耗,常用统计方法得到。如中纬度地区系统额外损耗可取15~18dB。 * 2.5.3 传输媒体(续28) 短波通信的主要缺点是传输最引人注意的是可靠性低、通信质量差。但值得注意的是进行远距离通信仅需要不大的发射功率和适中的设备费用,且具有抗毁性强的中继系统(指电离层)和较高的机动性,因而在军事通信和移动通信中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 2.5.3 传输媒体(续29) ⑵ 地面微波 微波 指在对流层的视距范围内,以波长为1m~1mm(或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 2.5.3 传输媒体(续30) 地面微波传输采用多路复用的工作方式,且工作于射频的微波频段(常用1~40GHz)。因受地形和天线高度的限制,两通信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40~60km。远距离通信则采用中继方式。因此,多路复用、射频工作和中继接力是地面微波传输的三个最基本的工作特点。 视距传播的两个中继站天线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km) (2-26) K是折射引起的调整系数,经验值为4/3 * 2.5.3 传输媒体(续31) 自然环境对微波通信的影响 ⑴ 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⑵ 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⑶ 传播损耗和电波衰落 * 2.5.3 传输媒体(续32) 地形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地形对微波传播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波的反射、绕射和地面散射等方面。 反射的影响是指光滑地面或水面可将天线发射的部分信号能量反射到接收天线处,对主波信号产生干涉。 绕射的影响是指地面障碍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