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向_林皋.pdf

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向_林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6 卷第 1 期 防 灾 减 灾 工 程 学 报 V o l. 26 N o. 1 2006 年2 月 Jou rnal of D isaster P reven tion and M itigation Engineering Feb. 2006 混凝土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向 林 皋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 一大批世界级超高拱坝已经和即将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强地震活动区进行建设。大坝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 重要地位, 大坝的抗震安全评价将成为我国地震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对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 进行了扼要总结, 特别对大坝抗震安全有关的若干重要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其中包括抗震设防标准与地震 动输入模式; 混凝土材料的率敏感特性及其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 坝水库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效应; 强震时拱坝 横缝的非线性张合效应; 混凝土大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与损伤发展的模拟等。对现有分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及 其局限性进行了评述。最后, 对该课题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混凝土大坝; 抗震性能; 抗震安全性评价; 坝水库地基动力相互作用; 接缝非线性机制; 非线性地震响 应分析 中图分类号: P 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06) 国均居于世界前列。根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的资料, 1 我国在世界坝工技术发展中所处的 2003 年全世界 15 m 以上大坝总数49 697 座, 中国 地位以及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的重要 25 840座, 占50% 以上。 意义 一大批世界级的超高大坝已经和即将在中国西 南和西北等强地震活动区开工建设。其中小湾拱坝   大坝是水利建设和能源建设的骨干工程, 在国 高292 m , 溪洛渡拱坝高278 m , 锦屏一级拱坝高305 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坝的失事又会给国 m , 坝高均超过世界上已建最高的前苏联的英古里 民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和 拱坝, 该坝坝高271. 5 m 。大坝的设计地震加速度, 关心大坝的安全性。 小湾拱坝为0. 308 g , 溪洛渡拱坝为0. 321 g , 锦屏一 世界坝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代表性的阶 级拱坝为0. 197 g; 此外, 大渡河上210 m 高的大岗 段: ①20 世纪30 年代至40 年代, 建坝中心主要在美 山拱坝为 0. 557 5 g , 金沙江上 的虎跳峡拱坝为 国。通过田纳西流域开发和222 m 高的胡佛拱坝的 0. 407 g , 其值均远远超过我国已建大坝的设计地震 建设, 美国完善和改进了以拱梁分载为特点的拱坝 加速度, 大坝的抗震安全性成为许多大坝建设中需 分析的试载法, 发展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 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本文将重点讨论混凝 制技术, 为高坝的建设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②20 土坝抗震安全评价的有关问题。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 二次大战后, 建坝中心转向 欧洲。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先进的拱坝型式先后 2 世界大坝抗震安全评价技术的历史 在欧洲许多国家中出现。由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