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浣溪沙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子规:布谷鸟。 潇潇:形容雨声。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 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游历蕲水清泉寺,寺临近兰溪,溪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山脚下的兰草嫩芽有一小部分泡在水中,松林间的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中,布谷鸟不时鸣叫着。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人老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的流水还能执著地奔向西方呢!不必因为烦恼而抱怨年老,而过度感慨时光的流逝。 理解主题 这首词描写了清泉寺优雅的风光和环境,词人借景抒情,体现了自己不服老,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情。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被贬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却以潇潇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赏析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学了这首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有什么话想对苏轼说吗?有什么话想对自己说吗? 谢谢使用 培优教育系列丛书 * 这是词前的小序,交代了溪水的流向。为下文做铺垫。 描写了清泉寺优雅的风光和环境。 这三句表现了词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