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名:
姓名: 班级: 学号:
教研室主任签字: 第
教研室主任签字:
第 PAGE 1页
2015学年春学期
通信原理 试题
考试形式(开、闭卷):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卷面总分
课 程
总 成 绩
分数
40
30
30
100
得分
分析与计算题(40分)
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传输二进制数据序列1000000010, 画出该数据序列的米勒码、传号差分码、双相码、AMI码、HDB3码的编码波形。
2、设数字调制通信系统的载波频率为2000Hz,码元频率1000B,画出2ASK、2PSK和2DPSK的调制波形;给出调制器与解调器的组成框图,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解:2ASK调制器与解调器:
2PSK:
2DPSK:
若采用最佳接收机接收上题中的数字调制信号, 画出接收机组成框图,并分析解调的过程。最佳接收机与普通接收机相比有何特点?
最佳系统与普通接收机两者之间的差别在普通接收机并没有充分利用码元时间内的信号,而只是取了其中的一个点作为判决,而最佳接收机充分利用了整个码元时间内的信号(信息)。
在理想情况下(即信道是无限宽的),两者是等价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佳接收机比普通接收机性能好,非最佳接收机的性能由信噪比来体现。其中,(是信号经过带通后的信噪比)。
例如,2PSK普通接收系统的误码率为,而2PSK 最佳接收系统的误码率 ,其中而非最佳系统的,这里B是带通的带宽。
因此,只有当带通带宽时,第六章所述的接收机才与最佳接收机性能一样。然而,实际系统中,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要求信号完全通过(即对信号不造成失真)。假设基带信号波形为矩形的话,则是基带信号频谱的第一个零点,如果带通滤波器带宽为,则信号的失真太大,达不到实际接收系统的带通要求。因此,实际系统的性能肯定要比最佳接收系统的性能差。
最佳接收系统相当于是最小带通带宽的接收机,因此进入判决的噪声也小。接收系统为了让信号尽可能通过,因此在接收机前端的带通滤波器带宽适当放大,而相关接收机相当于将信号全部通过,噪声进行再次的滤波,因此性能自然得到改善。
4、试构造(6,3)线性分组码。给出该码的生成矩阵、监督矩阵、许用码表和纠正一位错码的译码表。举例说明接收端进行检错和纠错的方法。
信息组
码字
000
000000
001
001011
010
010110
011
011101
100
100101
101
101110
110
110011
111
111000
5、试构造(7,4)循环码。给出该码的生成多项式、许用码表和纠正一位错码的译码表。举例说明接收端进行检错和纠错的方法。
6、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110100,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的生成序列是10011。应添加在数据后面的冗余校验码是什么? 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位出现错误,接收端能否发现? 为什么?
解:1000;
不能,CRC只有一下特点:
(a)可检测出所有奇数个错误;
(b)可检测出所有双比特的错误;
(c)可检测出所有小于等于校验位长度的连续错误;
(d)以相当大的概率检测出大于校验位长度的连续错误。
7、学生的学习成绩有A、B、C、D、E五种等级。若五种等级的概率依次为:1/16、1/4、1/2、1/8、1/16,采用算术编码对序列S=(C,E,B)进行编码。若接收端接收到二进制码流为11010,试对其进行算术译码。
解:DBC
8、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传输数据,信道带宽为4KHz,信道输出端的信噪比为30db,该终端发出由512个符号组成的独立符号序列,各符号等概率出现。计算该信道的信息传输速率和每秒钟发送的字符数。
解:由:10log10(S/N)=30dB
得:S/N=1000;根据香农定理: C=B·Log2(l十S/N)(bps)其中,C为信道容量,B为信道带宽,S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为信噪比。得:C=39900bps。。
H(X)=Log2N= Log2512=9bit
R=C/H=39900/9=4430符号/S
简答题(30分)
1、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要点:移动通信的特点、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组成及各组成单元的作用、GSM移动通信系统和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用到的通信技术及其原理介绍、移动通信系统进行呼叫管理、位置管理、信道分配、越区切换和安全控制的方法、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技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