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七 章 电渗析(ED)技术的发展概况 对电渗析的基本概念的研究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 1854年 Graham发现了渗析现象; 1862年 Dubrunfant制成了第一个膜渗析器,并成功地进行了糖与盐的分离; 1940年 Meyer和Strauss提出了具有实用意义的多隔室电渗析装置的概念; 1950年 Juda试制成功了第一张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阳、阴离子交换膜,奠定了ED技术的实用基础,ED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1952年 美国Ionics公司制成了第一台电渗析装置; 1954~1956年 英、美将ED首先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主要应用于苦咸水淡化、制备工业用水和饮用水,此后,ED 技术逐步被引入北非、南非以及中东地区。 1959年 前苏联开始研究和推广应用ED技术; 1966年 美国Du Pont公司研制全氟磺酸离子交换膜; 1970年 日本将电渗析器用于苦咸水淡化; 1972年 美国Ionics公司推出频繁倒极电渗析(EDR)装置; 1974年 日本在野岛建造了日产饮用水120t的海水淡化ED装置; 1982年 日本成功开发了全氟阴离子交换膜(AEM); 1991年 我国研制成功了无极水全自动控制ED器,以城市自来水为进水,单台多级多段配置,脱盐率为99%以上,原水利用率达70%以上。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常规ED技术在国外的发展进入了萎缩阶段,西欧已基本不用。 我国电渗析技术的发展概况 1958年 开始电渗析技术的研究; 1960年代初 小型ED装置投入海上试验; 1965年 在成昆铁路上安装了第一台苦咸水淡化装置; 1966年 开始工业化试生产聚乙烯异相离子交换膜,从此ED技术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 1967年 异相离子交换膜投入生产,为电渗析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1970年代以来 ED技术发展较快,离子交换膜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全国共有44个膜品种,已商品化的有12类19种,并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我国离子交换膜产量占世界第二。 一. 电渗析(Electrodialysis)过程原理 电渗析——指在直流电场作用下,溶液中的荷电离子选择性地定向迁移,透过离子交换膜并得以去除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采用电渗析过程脱除溶液中的离子,基于2个基本条件: 1)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2)直流电场。 离子交换膜(ion exchange membrane)是电渗析器的主要部件,有“电渗析的心脏”之称。它是一种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薄膜。在这里,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并不是起离子交换的作用,而是起着离子选择透过的作用,所以更确切地说应称之为“离子选择性透过膜”。 电渗析过程原理图 电渗析运行时可能发生的过程 电渗析过程中的其他迁移过程 同名离子迁移 电渗析的浓差扩散 水的渗透 水的电渗透 压差渗漏 水的解离 二、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 可由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孔隙作用——只有当被选择的离子的水合半径小于孔隙半径时,该离子才能透过膜。 静电作用——根据同电性相斥、异电性相吸的静电作用规律,阳膜选择吸附阳离子;阴膜选择吸附阴离子。 扩散作用——膜对溶解离子具有传递迁移能力。由吸附 ~ 解吸 ~ 迁移的方式,把离子从膜的一端输送到另一端。 三、电渗析过程的基本传质过程 对流传质——离子在隔室主体溶液和扩散边界层之间的传递; 扩散传质——离子在膜两侧的扩散边界层中的传递;这是控制电渗析传质速率的主要因素。 电迁移传质——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的传递。 第二节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及组成 应注意,ED中所用的离子交换膜,实际上并不是起离子交换作用(这点与通常据说的离子交换树脂不同),而是起离子选择透过作用,因此,更确切地应称之为离子选择性透过膜。 可解离出阳离子,对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阳膜 可解离出阴离子,对阴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阴膜 2. 离子交换膜的组成 3. 离子交换膜的分类 按膜体宏观结构(制造工艺)不同可分3类: 非均相(异相)离子交换膜——指由离子交换树脂的细粉末和起粘合作用的高分子材料经加工制成的离子交换膜。(树脂分散在粘合剂中,因而在膜结构上是不连续的,固称为异相膜) 均相离子交换膜——由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材料直接制成的连续膜,或是在高分子膜基上直接接上活性基团而成的。(膜中离子交换基团与成膜的高分子材料发生化学结合起来,其组成完全均一,故称之为均相膜) 半均相离子交换膜——成膜的高分子材料与离子交换基团组合得十分均匀,但它们之间并没有形成化学结合。 第三节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 一、异相膜的制备 把粉状树脂与胶粘剂混合后制成片状膜。具体方法有: 延压和模压法 溶液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单元--方寸世界.doc
-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pptx
- 多用电表原理 (2).ppt
- 多用电表原理.ppt
- 多元函数微分学几何应用.ppt
- 第六节-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ppt
- 多组名句关联型作文写作指导.pptx
- 俄罗斯井下电动钻具1.ppt
- 俄语字母手写体和印刷体对照表.ppt
- 第七部分-市场竞争策略.ppt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塑料电镀弹簧扣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超高波峰焊锡机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DVD按键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超级疏水荷叶漆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半球型摄像头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铜(铝)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烧鹅膏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办公用钟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探测料位计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金属风轮市场数据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员工敬业度》课件.ppt VIP
- 2025年智能数据中心智慧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方案.docx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九年级上册第四课 正确使用金融支付工具 教学设计.pdf VIP
- 健身强体体魄锻炼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冬季施工已有设施和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docx VIP
-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探究积累课件《智取生辰纲》.pptx VIP
- 2025年党政领导干部拟任县处级资格考试试题全套.doc VIP
- 民航市场营销 项目6 互利共赢——民航市场营销的分销策略.pptx
- -互联网协议IP.ppt VIP
- T_CCUA 016-2021 超级计算数据中心设计要求.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