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周易》才的哲学思想 授课人:许才义 博士.pptVIP

第一讲: 《周易》才的哲学思想 授课人:许才义 博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周易》才的哲学思想 授课人:许才义 博士

第一讲: 《周易》的哲学思想 授课人:许才义 博士 1 周易的构成 1-1 周易一书,由易经与易传两部分构成。 1-11 易经包括六十四卦之卦名、卦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爻之爻辞,是一部占卜算卦之书。 1-12 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合称”“十翼”,是对易经的解释和阐发。 1-21 “彖者,材也”:。(系辞下)材即裁,即裁决论断一卦之卦义、卦理。 1-22 “象也者,像也”。(系辞下)是对一卦之卦象及每卦之爻象的说明。 1-23 系辞,即系于卦下之辞,是通论易经之基本思想的。 1-24 文言,即文辞、论说,是对乾坤二卦之卦辞、爻辞的说明与发挥。 1-25 说卦是对卦象的形成及卦位、八卦所代表的事物的说明。 1-26 序卦论述了六十四卦的排列序次, 1-27 杂卦则揭示了卦象之间的覆变关系。 1-28 易传十篇本各自成篇,东汉时郑玄将彖与象分附于六十四卦经文之中,魏时王弼又将文言穿插于干、坤两卦之后,至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由于带有总论及专论性质,无法穿插,故仍各自成篇。 1-2 周易的作者 传统上有所谓“三圣”之说,即认为伏羲画八卦,文王重卦,孔子作十翼。 至近代,人们普遍认为其根据不足。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周易一书,无论是易经还是易传,绝非一时一人所作。 易经似成书于周初,易传当作于战国末。从易经至易传,其间经历了大约七八百年的时间。 1-3 周易一书之名 1-31 周易称“周”,有二解 1-311 一说为周代之“周” 周礼·春官宗伯·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后人认为三易分别为夏、商、周三代之易。 山海经: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郑玄: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易赞·易论) 1-312 一说为周普、周遍、周密 1-32 周易之称”易” 1-321 本义为蜥蜴,引申或假借为变易。 说文解字: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易为蜴之本字。此类小动物皆善变,故被古人视为测知阴阳消长、刚柔屈伸的神物。 1-322 损益变化 甲骨文易的字形为双手捧一盛水器皿,将其中的水注入另一器皿中,意喻两器皿中所盛之水损多益少。 1-323 生生不息 语出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明俞国人认为:先儒解易为变易,为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为最确。 1-324 易为逆数 语出说卦:易,逆数也。 虞翻:易谓乾,故逆数。 易纬·乾凿度:易气从下生。 郑玄注:易本无形,自微及暮。气从生,以下爻为始。故曰逆数也。 韩康伯:作易以逆睹来事,以前民用。 1-325 易含三义 郑玄: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纬·乾凿度也持此说。 1-326 易兼五义 变易、交易、反易、对易、移易。(毛奇龄:促氏易) 1-327 易为日月之象 系辞下: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 郑玄:易者,日月也。(易论) 魏伯阳:日月为易 1-328 易为卜筮 管子·山权:易者,所以守成败吉凶者也。 1-329 易为宇宙本体 程颐: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程氏遗书)朱熹解释:其体则谓之易,便是横渠所谓块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者。 1-330 易为神用 邵雍:易,神之用也,所以无体;神,易之主也,所以无方。(观物外篇) 1-4 周易筮法 易经是周易的主体,而易经本是一部筮书,谈论周易,不得不先谈及周易之筮法。 系辞上说: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朱熹:筮仪: 择地洁处为为蓍室,南户。置床于室中央,蓍五十茎,韬以纁帛,贮以皂囊,纳之椟中,置于床北。设木格于椟南,居床二分之北,置香炉一于格南,香合一于炉南,日炷香致敬。将筮,则洒扫拂拭,涤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东上。筮者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合五十策,两用人才手执之,熏于炉上。命之曰:假尔泰筮有常,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 乃以右手取其一策反于椟中,而以左右手中分四十九策,置格之左右两大刻。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刻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间,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次归其所余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扐之左手无名指间。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扐之左手中指之间,次以右手反过揲之策, 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扐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是为一变。再两手取左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