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珊瑚礁区现代沉积底栖有孔虫的生态特征研究综述-热带地理.PDF

我国南海珊瑚礁区现代沉积底栖有孔虫的生态特征研究综述-热带地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28 卷 第 4 期 热 带 地 理 Vol.28 ,No.4 2008 年 7 月 TROPICAL GEOGRAPHY July ,2008 我国南海珊瑚礁区现代沉积底栖有孔虫的生态特征研究综述 1,2 1,2 王丽荣 ,赵焕庭 (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 ;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10301) 摘 要:综述了南海的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各珊瑚礁区现代沉积底栖有孔虫研究成果,区内礁区底栖有孔虫总体 上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浅海礁相动物群区系,又由于半封闭的独特的南海海洋地质发展史而催生了大批新 属、新种。各礁区条件的差异,底栖有孔虫的组合类型不同,个体大小与壳壁厚薄也不同。南海诸岛礁区的底 栖有孔虫组合是南海热带海洋礁区的代表。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珊瑚礁;南海诸岛;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Q915.811.1 ;P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5221 (2008 )04 –0346 –05 有孔虫是一种海洋单细胞生物,按生活环境分 岛礁区沉积砂样有孔虫 175 种(包括亚种),其中底 浮游和底栖两大类。浮游有孔虫的种类相对较少, 栖类 162 种,有 3 个新属、7 个新种。该礁区有孔 但数量较大[1] ,而底栖有孔虫数量相对较少,但种 虫动物群以拟距车轮虫(Rotalia calcarinoides )和 类较多,尤其在珊瑚礁区更是如此,比例上占绝对 [7] 茸刺距轮虫(Calcarina hispida)最为丰富。郑守仪 优势,而且个体略大些,甚至有些直径可达 2.5 又报道了西沙群岛 18 个岛礁沉积砂样底栖有孔虫, cm[2] 。有孔虫死亡后其遗壳堆积在海底沉积层中, 则共记述了西沙群岛底栖有孔虫 240 种(包括 6 个 是一种理想的珊瑚礁环境的生物指示物。因为造礁 未定种)。这240 种分隶于 3 亚目,10 总科,38 科, 珊瑚和有孔虫有着相似的水质要求,而相对于珊瑚, 110 属;有 85 个新属和 86 个新种,浮游有孔虫未 有孔虫的生命周期较短,用它可更容易识别长期的 见有新增加的种类。对底栖有孔虫每个种都作了详 水质变化和突然的环境改变事件;另外一个重要原 细的描述。这是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西沙群岛珊 因是有孔虫的体积小、数量大,统计上需要的不同 瑚礁区底栖有孔虫全貌的成果。 尺度的样品也易于获取,而且对珊瑚礁资源的影响 据郑守仪[8]报道,中沙环礁表层沉积砂样的底 – 也较小[3 5] ,珊瑚礁区有孔虫的特性使其成为海洋 栖有孔虫有 113 属 198 种,其中 1 个新属,23 个新 环境变化的重要载体。 种。该区有 52 种底栖有孔虫未见于西沙群岛,且其 我国南海的岛屿,地处北半球赤道-热带区, 中 的 一 种 大 型 有 孔 虫 刺 浆 果 拟 白 垩 虫 珊瑚礁的分布十分广泛,拥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 (BaculogypsinoIdes spinosa )大量出现,还有 1 个 而其栖息生物的生态特征的变化被认为是海洋环境 新属假帽贝虫属(Pseudopatellina ),这与西沙群岛 变化的指示物,尤其是对长期的地质年代的海洋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