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字之妙在推敲
古人为文是煞费苦心的,往往是“吟安一个字,捻断
数茎须”。斟字酌句,细心玩索,真正把字当作杯中之物,
把酒慢品;将句当作手中之宝,握玉静赏。如此谨严推敲词
句,不仅让诗文大放异彩,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一、妙不可“易”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可谓一个“绿”字把整
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了出来。可原先
这个“绿” 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王安石先后用了 “到”、
“过”、“入”、“满”等字,但总觉得未能准确地写出春风之
妙,江南之景。或过浅、或过深、或过偏、或过正。反反复
复,伤透脑筋。王安石此时正在回金陵的船上,他走到船头
上,眺望江南,春风拂面,青草起伏,一片生机绿意。在神
清气爽中,绿色贯满了双眼, “绿”字同时也跳上了心头。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这样绞尽脑汁地去思量一个字, 也就是所谓的 “炼” 字。
从这个“炼”字可知,要想诗句中的字,能用尽其妙,必须
千锤百炼,立地生根,换这个嫌肥,用那个嫌瘦。就像古建
筑中的榫卯,严丝合缝的。此字只为此句生,换成别的就不
行。
沈德潜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 ”确实如此。
二、推敲“推敲”
文人如此推敲词句的轶闻趣事不少,但大多是在唐朝之
后。这不得不说“推敲”这个词的来历了。
《辞海》中“推敲”词条的解释――胡仔《苕溪渔隐丛
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 :“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
日于驴上得句云: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始欲着 ‘推’
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
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之尹前, 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 谓岛曰:
‘作“敲”字佳矣。 ’” 自此以后推敲引申为对问题的斟酌
研究。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提出了与之相反的
观点,他认为“推”比“敲”好。原因是山中孤僧,步月而
归,自掩自推,可显冷寂之境; “敲”有喧闹之声,有人情
温暖,又略显拘礼。 他认为用 “推”要表达的境界, 比用“敲”
所要表达的境界要调和些。
揣摩作者意图,不仅要有知识经验,还要有生活经验,
更要有情感体验。可又有谁完全做到与作者思考一致,情感
相通呢?因此只能合理靠近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能完全掌
握作者的意图。朱光潜先生是从思想情感上来推敲“推”和
“敲”的,但仅从情感与情境上去分析,有时也失偏颇。若
从主客角度去分析更有说服力。 僧是主人, 肯定是“推”,“敲”
就多此一举了; 僧是客人, 月夜访友, 不“敲” 谁为之开门?
但从全诗看, “闲居少邻”不等于无人,也许是曾经的居士,
不负前言,短暂离去之后,又趁月夜来访呢?长期“幽居”
山中,偶有一次小“躁” ,不显得山居更幽吗?何况“敲”
字有了动感, “咚、咚”几声,山谷回荡,更显空阔;池塘
惊鸟,鸣树一匝,复归平静。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以动衬静,不仅不损幽寂之境,而且让全诗更富有张力。
看样子诗词中的字句推敲有些还真不是一“推”到底,
一“敲” 定音的。 关键是在玩味字句时能否生发合理的联想,
能否贴合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鉴赏诗歌的角度和切入
点,角度不同,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三、可“推”可“敲”
以上这些都是“炼”字,炼得炉火纯青时,那“字”犹
如一把刀上的钢口,浑然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也有许多
字词的推敲,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各有其
妙。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是读“现”还是“见” 。当然字形虽同,读音不同,其意境
也是不同的。时下倾向于读“现” ,说“现”字将陶公的悠
然闲适之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陶公采菊,不经意时,南山
呈至眼前。看到南山,可见悠然至极了。
但我认为这样的炼字有失偏颇,悠然的情态不是对任何
事物不感兴趣,陶公之所以辞官归隐,是因为寄情于山水,
联系陶公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句,可见陶公对
山的喜爱到了骨子里,一个钟爱丘山的人,对南山的的云卷
云舒、山青花黄的关注是太正常不过了。 “悠然”不是心无
旁骛,专心致志。更不是闭目塞听,非菊勿视。恰恰相反,
一边欣赏着南山的美景,一边哼着小曲或吟着诗词,一边采
着菊花,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谁说这不是“悠然”?所
以我的意见是,不管你如何推敲,言之成理,皆有可能。
“推敲”是一种谨严的态度。 “推敲”是一个品味文字
的过程。古诗词中的某一字,也可能就是诗“眼” ,一字之
妙,就在推敲之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助理职业指导师模拟题(2)及答案...doc
- 重庆市万州纯阳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缺答案.doc
- 制冷原理试题集...doc
- 制冷原理及设备—第3章_制冷剂...doc
- 制冷压缩机系列讲座[1]...doc
-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同步训练第一单元《碗花糕》含解析.doc
-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同步训练第二单元《囚绿记》含解析.doc
-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过关检测第一单元含解析.doc
- 粤教版高中语文同步训练《传记欣赏》第三单元《子刘子自传》《徐霞客传》《谭嗣同传》含解析.doc
- 粤教版高中语文同步训练《传记欣赏》第三单元《项羽本纪》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