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婷致橡树读后感
清风徐来,木棉盛开 ——读舒婷《致橡树》有感 《致橡树》是舒婷的一首爱情诗,写于1977年。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说过:“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或曲喻隐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恋爱者绝少,为爱情而歌咏爱情的没有。”《致橡树》则不然,它坦诚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表达独立、平等的爱情观。刚从文革阴影中走出的诗人,就以女性的敏感把握时代脉搏,呼唤美好爱情,这在当时具有唤醒心灵、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爱情诗,从女性角度抒写爱情的并不鲜见。比如,诗经里的《氓》,乐府诗《上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一剪梅》 ,朱淑真的《秋日偶成》、《清平乐》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这些作品皆以女性口吻,或曲折委婉地讲述痴迷于爱情的不幸,或大胆直白地诉说对爱情的忠贞,或深切执着地表达美好的爱恋、无尽的相思??。然而,无一例外地,它们都是失去自我的,女性的主体意识是缺失的,爱情和婚姻几乎是全部内涵,甚至决定女性一生的命运。因为在封建社会,女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女性的权力被男权社会吞噬,她们丧失自主权,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英国著名作家、女权主义运动领袖波伏娃也因此把女性称为“第二性”。 然而,《致橡树》和传统爱情诗截然不同。舒婷从女性角度出发,又能突破传统局限,表现出现代女性的独立立场和价值尊严。《致橡树》以女性视角切入,一开始就大胆冲破传统羁绊,表现出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我如果爱你”,诗歌第一句以“我”与“你”的对话开始,不容置疑地宣告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自己的独立话语权。接着,诗人用了一连串的六个比喻性意象否定了传统爱情。从凌霄花、鸟儿到日光、春雨,将“依附型”、“奉献型”、“痴恋型”这些建立在不对 等基础之上的男女关系全部否定。“绝不”、“也不”、“也不止”等决断性的用词表现出对旧时代的强烈抗议,诗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修辞,但隐藏在修辞后面的是历史,是一代人追求冲出历史压抑和束缚的痛苦心理和强烈愿望。 从诗歌的第一层看,抒情女主人公的独立姿态和叛逆形象就呼之欲出。那么,当女性开始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的时候,她必然要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价值。在男女关系中,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理想中的男性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自己将要重构的是怎样的男女关系?在诗歌的第二层,诗人把“木棉”作为女性的象征物,借“木棉”寄托诗人的爱情理想和人格尊严,把现代女性的个性品质向纵深处推进了一大步。“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一个“站”字,新女性的独立品质也和“木棉”形象一起熠熠生辉。我们知道,历代诗人眼里的女性形象一向都是柔弱、依附的,比如传统爱情诗往往用“树”与“藤”,“磐石”和“蒲苇”等象征男女关系,这正符合传统社会对女性从属地位的要求。而舒婷选择了“木棉”和“橡树”进行整体象征,以“木棉” 对“橡树”的表白撑起诗歌的灵魂。它们比肩而立,地位平等;它们各自独立,彼此尊重;它们相依相存、相互支撑;它们同甘共苦、命运与共。 “木棉”对“橡树”的表白,读来既是情人间的私语,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更是女性面对未来的庄重宣言。“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种爱情观的核心是独立、平等和尊重,女性不仅有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也有自我实现的要求,也有对时代理想的回应。由此可见,《致橡树》是女性意识的生动再现。诗人态度鲜明地站在女性立场,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反叛传统的女性形象,并以女性的独立身份传达出自己的爱情理想,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人格尊严。 《致橡树》正是表达了这一种理性的爱情观。木棉象征了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告诉人们在为爱情、为家庭尽到自己责任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独立的人格。它能够引领迷惘中的当代青年寻找到真正的爱情,开始美好的人生。让我们坚信:爱情是对人精神的一种提升,它能让人从平凡走向伟大,从自私走向宽容,从脆 《致橡树》中,作者认为的爱情观是独立,平等,互相扶持,互相理解的。作者眼中的他和她不仅要同甘共苦,还要精神上的融合。她用“凌霄花”象征了“攀附”,“鸟儿”象征了“痴情”,“泉源”象征了“慰藉”,“险峰象征了“陪衬”……而这些都是她否定的爱情观、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仿佛永远分离却又钟声相依。”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既然选择在一起,那必定风雨同舟、甘苦与共。曾经,我问过妈妈,她和爸爸为什么会结婚,妈妈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只是大家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于是就凑了个对,一开始也是性格很不适合,一直吵架,但是后来有了你,就开始慢慢体谅,慢慢相依,相互帮助。”也许爱情是陪伴,又或许爱情的最终是亲情。但无论如何,只有相依相守才是最长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