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博弈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登峰 Email: lidengfeng@fzu.edu.cn Tel: 0591主要内容 博弈论是什么 网络生成博弈 动态合作网络博弈 网络环境下的博弈 博弈论是什么 1928年,J. von Neumann 证明了二人零和矩阵博弈的极大极小定理 1944年,J. von Neumann和O. Morgenstern经典著作《Game theory and Economic behaviour》(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对策论的诞生 其历史可追溯到:1838年的Cournot双寡头产量模型、1883年的Bertrand价格竞争模型 博弈论(game theory,亦称对策论)是建立在严格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规范化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具有矛盾、冲突、竞争与合作等特征的多决策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发生直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情况下的决策优化问题 2005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Aumann和Schelling认为:博弈论可以理解为“交互式决策理论”(“interactive decision theory”) 博弈论沿着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非合作博弈两个方向发展(non-cooperative game) 非合作博弈关注:局中人如何选择策略使其获得最大的效用 Nash均衡是非合作博弈的标志性概念,与市场经济中的瓦尔拉斯均衡一样成为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199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J. N. Nash、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J. C. Harsanyi、德国波恩大学R. Selton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奖励他们在非合作博弈均衡分析方面的先驱性工作 博弈论是什么 ●合作博弈关注:局中人之间的合作方式及效用分配问题,包含非结盟合作博弈(即谈判博弈/协商谈判)与结盟合作博弈 谈判博弈主要关注:局中人在“公平”、“合理”等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比如,双边谈判、多边贸易谈判(例子,朝核六方会谈) ★Nash二人谈判解 ★ Kalai-Smorodinsky多人谈判博弈 结盟合作博弈主要关注:局中人之间的联盟(coalition)形成方式及联盟效用分配方案,即结盟合作博弈的解 这种解的合理与否对保证联盟的形成及其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稳定集(stable set) ·核心(core) ·内核(kernel) ·核仁(nucleolus) ·夏普利(Shapley)值 ·Owen值 ·Myerson值 · -值 ·讨价还价集(negotiation set) 博弈论是什么 ●201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哈佛大学教授A. E. Roth和加州大学L. S. Shapley,以表彰他们在“稳定配置理论及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出的贡献” Shapley对数理经济学、特别是合作博弈做出过杰出贡献,被很多专家认为是博弈论的具体化身 博弈论是什么 网络生成博弈 ●网络生成是社会经济网络分析的核心内容,可追溯到: Boorman(1975);Aumann Myerson(1998);Myerson(1991) ●网络生成的整体框架与系统理论首次出现在两篇文章中: Bala V, Goyal S. A non-cooperative model of network formation. Econometrica, 2000, 68(5); Jackson M O, Wolinsky A. A strategic mod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network.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6, 71(1) ●网络生成问题过去几乎都从非合作视角进行研究,即非合作网络博弈。 局中人策略:是否选择与其他局中人连接。 连接需要成本,并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获得收益/利润。 局中人支付/赢得:利润—成本 网络生成:所有局中人的策略组合构成了网络 网络生成博弈 ●网络生成博弈可分为单向连接、双向连接两种 单向连接实例:网页中的超链接,引用他人文献、网络/电信网络诈骗 双向连接实例:社交网络中的朋友关系,公司/企业合作,电子商务,电商之间的交易买卖,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