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前门三里河流域胡同志
前门三里河流域即是指以古三里河河道所流经的区域。前门三里河域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西起肉市街,东止草厂十条。共有街巷38条,本地区街巷最长的是西打磨厂街,东西方向,长1145米。其余大多数是长度在二、三百米的胡同,少数达到五、六百米,也多为南北方向。可见本区胡同多数都是短小的小巷。
本区域内主要街道有4条。珠市口东大街、西打磨厂街、西兴隆街和鲜鱼口街。其中位于古三里河河道上的街巷共15条。西打磨厂街、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鲜鱼口街、得丰东巷、长巷五条、青云胡同、草厂头条、草厂二条、草厂三条、北芦草园胡同、中芦草园胡同、南芦草园胡同、北桥湾街、珠市口大街。
三里河区域内胡同以长巷和草厂最具特点。长巷四条胡同,起于西打磨厂街,从西北向东南弯曲;草厂一共有十条胡同,从地图上看,草厂这十条胡同和长巷那四条胡同,东西对称,各自呈弯曲状态。也就是说,长巷是从西北向东南弯曲,草厂是由东北向西南弯曲,它们的汇合点是芦草园,然后到北桥湾。在北京众多的胡同里,很少能够见到这样大面积的有规律的对称走向。西边的长巷四条胡同和东边的草厂十条胡同,以芦草园和北桥湾为中心,以扇形展开。
长巷和草厂都是三里河的旧河道,《京师坊巷志稿》里说:“正阳门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也就是说草厂九条是旧河身,草厂其它的几条胡同都是以它原来流向而修建成的。北桥湾恰恰是古三里河从前门一路流来到这里拐了弯儿,与金口河旧渠相通,通过南桥湾,流向金鱼池到红桥到左安门,进护城河。如此,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是长巷和草厂诸多胡同以北桥湾为中心呈现出对称的姿态了。
前门三里河流域的主要胡同:
珠市口东大街,东起广渠门内大街,西至珠市口西大街。1880米宽7米,此处明代是猪市。此处明代是猪市,所以明正东坊有“猪市口东”地名。此街成于明代,称东西三里河、三里河街,清宣统年间自西向东分称东珠市口、三里河、东柳树井;民国以后又分称东珠市口、三里河、平乐园、东柳树井,1965年合并各段统称现名。同时将德寿夹道、过街楼、北大院并入。过街楼因是大街西段路南小巷口处建的过街小楼而得名。三里河大街在明代分东西三里河。据《京师坊巷志稿》记:“明史河渠志:言城南三里河无河源,正统年间修城壕,恐雨多水溢,乃穿正阳门桥东南洼下地开壕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三里河流经打磨厂、长巷头条西,穿芦草园、北南桥湾、金鱼池、红桥,流入左安门迤西的护城河中。明代时曾有人建议利用三里河以济漕运,因三里河河道“势不易开”示实行,决定修通惠河。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三里河遂废成街,名称沿用河道名。此街东段路北有一进、旁有柳树,为区别西珠市口的西柳树井,冠以“东”字,得名东柳树井。在大街的中段北侧,有铁山寺,是旧三里河的重要标志。此街自修成后,一直是城南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俗称“南大街”。民国初,街东口古刹大慈庵内酒业公会与路南的“恩成公”盐柜,控制全市的官酒官盐。此街原有电缆车,于1953年扩展道路时拆掉,改行公共汽车。2000年8月该街扩建为两广大街中的一段,2002年7月通车,原街两侧破旧房屋被拆除,建成了一条现代化商业街,被崇文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北京大都市街。
西打磨厂街,位于前门大街北部东侧,东西走向。东起北宫园胡同北口与东打磨厂街通连,西止前门大街。全长1145米,宽10米,沥青路面。门牌单号1-197号,双号2-206号。该街形成于明朝,称打磨厂,属正东坊,因有许多打磨铜器和石器的作坊而得名,清朝沿用。民国始分东西打磨厂。1965年定现名。〈京师坊巷志稿〉载:“打磨厂,现城吏目署在北……有玉皇庙、关帝庙。铁柱宫本钱灵佑宫,祀祀许旌阳真人,萧公堂祀鄱阳湖神,均江西公所。”此街西段因靠近前门大街,铺店多,商业发达。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有“四大兴”之称的北京名饭店“东兴居”就在西打磨厂街路南。又据1981年9月17日〈北京晚报〉一文,清代中期开业的北京有名的的三山斋眼镜店也在这条街上。因靠近火车站,故多旅馆,原明嘉靖年间建立的灵佑宫,民国初曾改为警察分驻所,现为打磨厂小学。驰名中外的同仁堂制药厂,大北照相馆等也在这条街上。此街为前门地区东西向主要街道之一。
鲜鱼口街,位于崇文区西北部。东起长巷五条,西至前门大街。长425米宽5.4米。此街形成于明代,原名鲜鱼巷,曾为专卖活鱼的鱼市,附近的渔民在前门东南的泄水河(即二里河)打鱼,再运到这里来卖。清末至民国称鲜鱼口。1965年小桥胡同、梯子胡同、新者柏胡同并入,统称鲜鱼口街。小桥胡同的桥是泄水河上的过河桥,清乾隆以后不复存在。梯子胡同在小桥东,因这段睡原是河堤,由东向西逐渐增高,走行此路像是上梯,胡有此名。新者柏胡同只是梯子胡同迤东极短的一段路,因其地有一柏树而得名。鲜鱼口街清代中后期已发展成为商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