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个案撮要
投诉屋宇署在发出清拆令一事上行政失当
投诉
投诉人投诉屋宇署 —
(a) 迟迟未就一项违例搭建物向以前的业权人采取行动,延至他购入有关物业后,便对他采取管制行动;
(b) 延误向他发出清拆令,使他只有很少时间去提出上诉;以及
(c) 未能在适当时间找出违例搭建物的真正拥有人。
调查所得结果及结论
2. 屋宇署在一九九六年三月接到一宗投诉,指一个停车位(1号停车位)的业权人在停车位之上加建了一个檐篷。该署在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完成有关该违例搭建物的视察报告,并建议发出清拆令。然而,这项建议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才获批准。其间,投诉人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购入有关物业及1号停车位。屋宇署在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二日拟备清拆令,但在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三日才签署。该署在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把清拆令张贴在停车位,并于一九九七年七月七日以邮递寄出清拆令副本。
3. 根据投诉人提供的资料,该违例搭建物是1号停车位以前的业权人所加建,三分之二在1号停车位之上,三分之一在毗连的停车位(2号停车位)之上。他声称,他只是1号停车位土地的业权人,而非其毗连空间或2号停车位之上的空间的业权人。他表示,即使屋宇署认为他拥有1号停车位之上的空间,该署也应向2 号停车位的业权人发出清拆令。同时,他不满屋宇署延误将清拆令邮寄给他,令他即使有意提出上诉,亦只有很少时间去办理上诉。
4. 屋宇署解释,该署通常可藉以下几方面找出违例搭建物的拥有人:该违例搭建物与毗连处所的实际关连及/或该违例搭建物是供那些人专用;向业主立案法团、管理公司、邻居等取得的数据;以及如有需要,则可查看已核准的建筑图则、大公契等。遇有疑问,该署会向律政司征询意见。以这宗个案而言,根据管理员提供的资料,加上实际情况亦证明,该违例搭建物是为1号停车位业权人的利益,加建于1号停车位之上作为上盖。因此,该署向1号停车位的业权人发出清拆令。
5. 屋宇署表示,业权人购入物业的业权,亦须承担随之而来的责任和义务。不论当局曾否发出清拆令,任何处所的业权人均须负责清拆在其上加建的违例搭建物。以这宗个案而言,即使该署已经向以前的业权人发出清拆令,亦需向投诉人另行发出清拆令以取代。然而,由于工作量沉重,加上有其它工作急需处理,以致延迟发出清拆令,屋宇署为此表示抱歉。
6. 本署留意到屋宇署需时超过一年才发出清拆令。尽管此事情有可原,延误仍属不能接纳。此外,倘若该署已经向以前的业权人发出清拆令,并将副本送交土地注册处,则投诉人在购入有关物业之前,可能已获悉违例搭建物的存在。因此,申诉专员认为(a)点投诉成立。
7. 根据屋宇署的工作手册,该署在有关地点张贴清拆令后,应在该日计两个工作天内,将清拆令副本以挂号邮递寄出。由于清拆令是在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张贴在有关地点,该署最迟须于一九九七年七月四日寄出副本。然而,该署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七日才寄出副本,因此,(b)点投诉成立。
8. 由于该违例搭建物约三分之二在1号停车位之上,三分之一在2号停车位之上,屋宇署应该更加谨慎,找出违例搭建物的真正拥有人,才发出清拆令。因此,(c)点投诉亦成立。
建议
9. 申诉专员建议屋宇署署长考虑 —
(a) 向投诉人道歉;
(b) 提醒属下职员,对于在公用地方加建的违例搭建物,寻找拥有人时应更加谨慎;以及
(c) 赔偿投诉人清拆该违例搭建物所用的部分费用。
屋宇署署长的回应
10. 屋宇署署长不同意上文所载调查所得结果、结论及建议,并作出下列评论 —
(a) 清拆违例搭建物的责任,随业权的转让而转移。将清拆令在土地注册处登记在案,目的只是让有利害关系的人获悉物业的产权负担。当局没有就某项物业发出或登记清拆令,并不表示该物业并无违例搭建物。
(b) 就清拆令提出上诉的21天期限,原本是由清拆令在有关地点张贴之日计。不过,律政司在一九九七年八月通知该署,这个期限应由该署以挂号邮递寄出清拆令副本之日计。以这宗个案而言,则应由一九九七年七月七日计。
(c) 屋宇署的职员曾经考虑违例搭建物所在位置及其用途,并已取得关于加建该违例搭建物的人的资料,至于确定这个人的身分的方法是否正确,是法律观点的问题,并非行政失当。
(d) 违例搭建物主要在1号停车位之上,相信是停车位的业权人所加建。尽管违例搭建物有部分伸展到2号停车位之上,但应该不是属于两位拥有人所有。伸展到2号停车位之上的情况,可视作侵占该停车位,而不应因此而要2号停车位的业权人负责清拆该违例搭建物。即使投诉人只须对该违例搭建物在1号停车位之上的部分负责,余下在2号停车位之上的部分,极其量也应由2号停车位的业权人而非屋宇署负责。
结语
11. 对于(a)点投诉,屋宇署承认延迟发出清拆令,但不同意该署是因此而向投诉人采取管制行动这个说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