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益技术学院-勤益科技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私立勤益工商專科學校(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前身) 故創辦人張明將軍事略 私立勤益工商專科學校故董事長張明將軍,字青永,民國前4年1月4日生於湖南省望城縣銅官鎮。六歲入私塾,十二歲入長沙復初中學,十七歲入黃埔四期畢業,以績優留校服務。 民國16年任第五軍團政治指導員,民國17年與友人創辦《九江民報》,任總編輯,民國18年任江西省黨部幹事。 民國20年著《中國產業革命問題》,倡「建國始基在實行工業革命,安內上策在解決土地問題」,受蔣公中正知賞。時師承之賀衷寒氏任軍委會宣傳處長,以賀氏之援引,任少校編纂股長,主編《掃蕩三日刊》及《掃蕩旬刊》,為日後《掃蕩報》及《和平日報》奠定基礎。民國21年兼任軍委會宣撫班副主任。 民國23年春,軍委會政訓班遷贛,兼任該班訓育組中校組長。冬,升任陸軍第九十師上校政訓處長,時中共自贛突圍,乃隨軍追擊,歷湘、桂、黔、滇、川、康諸省,直抵川、陝、甘邊境。其間,先兼任清鎮民眾學校校長再兼理西康省榮經、天全、盧山三縣縣政,又兼榮經民眾學校校長。 民國25年兼南充民眾學校校長。冬,擢升陸軍第二十軍少將政訓處長,兼安順民眾學校校長。時西安事變發生,乃聯絡滇、黔友軍,擁護中央,西南局勢得以穩定。 民國26年,抗日戰爭爆發,調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一廳少將科長,主管全國軍隊政工與黨務,並兼任戰幹團總政治指導員,不久,升任第二廳少將副廳長,兼任四維小學校長。其後,調桂林軍校少將政治部主任,兼東南幹訓團少將政治部主任,又兼中正中學校長。後再調軍委會幹訓團訓導長,襄助羅卓英將軍訓練青年軍團級以上幹部,並參與青年軍編練之策劃。 民國34年,二次大戰結束。任廣東省訓團中將教育長兼黃埔中學校長,當選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以目睹科技發達,原子彈殺傷力驚人,著《人類努力的方向》,呼籲世人,應導正科技走向。 民國36年,調任國防部政工局副局長,大陸局勢逆轉來台後,先任國防部總政治部第一組組長,不久膺任中央改造委員會第二組副主任,並完成「組織與組訓工作」一書,倡導組織領導與為民服務、為民除害,後轉任台中市黨部主任委員。 民國44年8月-民國46年6月調任陸軍軍官學校少將副校長兼政治部主任及政治系主任,對復校後的軍校改制有重大貢獻。民國46年調任台省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在任中因病申請退役休養,在休養期間,受中央黨部之聘,與端木愷、成舍我二先生共同擔任和友黨中央聯繫工作。 民國55年至58年,受聘出任新竹私立光復中學校長,不三年,校譽鵲起,顯示出他辦學的才能。 民國60年張明將軍與夫人王國秀女士在台中縣太平鄉創辦勤益工業專科學校及勤益高中。民國五十九年春,張明將軍時年六三,已自軍中退役多年;夫人王國秀女士時年五三,亦決心自服務已十六年的省議員崗位退休。這時,兩人可說都已到了人生安養時段,論理,大可優游歲月、含飴弄孫、安享餘年;但他卻仍願不避辛勞,創辦勤益工專。張明將軍與王國秀女士兩人常常認為,他們隨同政府播遷來到台灣,在台灣居住了數十年,歷時既久,台灣對他們而言,不但已不再是陌生的異鄉,而且早已擁有一份特殊而不可磨滅的感情,早已擁有一份根深柢固的鄉土情結。因此,他們一直希望能為自己所熱愛的台灣,作出一些貢獻。張明將軍雖是軍人,但在軍中服務期間,所從事的工作都與文化教育有關;王國秀女士則一直服務於文教界,在台灣省議員十六年任期當中,也始終擔任教育小組委員,為全省各級教育貢獻心力。這即是說,他們兩人生平從事教育工作的時間較長,也較有經驗。因此,創辦學校、振興教育,對他們而言,是最駕輕就熟、最有把握、最有信心的一項工作。於是,他們毫不遲疑地選擇了這一工作。但是,他們不只是要創辦一所學校而已,更要創辦一所合乎理想的學校!   這是因為他們兩人對於「教育」與「學校」有著一貫堅持的理念,他們一直認為:「教育」是一種神聖、清純、高尚、良心的工作;是一種人教人、人育人的奉獻;是一種可以創造人類社會文明的社會事業。而「學校」則是落實教育、孕育文明、授知明德、提供榜樣、樹立典範、造就人才的一種屬於人群社會的社會公器。他們正是要藉著創辦學校來實踐自己這份對「教育」與「學校」的理念與理想。困難雖多,卻沒有使他倆灰心,以張明將軍倆最大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難,使學校在驚濤駭浪中安然渡過,一年比一年進步,像奇蹟一樣地挺立起來,茁壯、成長,為杏壇放一異彩,開一奇葩。 張明將軍的教育名言:「教育無他,榜樣而已」,以及資源分配理念:「取之於學生,用之於學生」,讓所有的勤益人有福氣,享受到豐富的教育資源。張明將軍對教育的貢獻、勤益的付出,是真實的存在,是無法抹去的。 倆老於民國76年礙於年事已高,雖有滿腔辦學理想,在勤益最高峰的時期,毅然決然與教育部接洽傳達願意將勤益捐獻國家的念頭,因此,民國80年8月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