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Y K
【社会视点】Social Perspective
2016 年 7 月刊(总第 537 期)
论现行诈骗犯罪的现状及成因和对策
汪成玉
(西藏大学政法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
摘 要:诈骗罪作为《刑法》规定的一项犯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即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
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犯罪具有追利性、复杂性、非暴力、共犯性、不定性等特点,就诈骗犯罪成因
而言,主要有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社会、政府职能缺位等方面的原因,就如何防范诈骗犯罪,文章从个人、社会、及国家角
度提出对策建议 。 即个人要提高防骗技能和防骗意识;新闻媒体要加强防骗宣传,学校要加强教育;立法机关要加强完善
《刑法》及其解释,使《刑法》适应打击诈骗犯罪需要,司法机关加强审判和教育,公安机关要加强日常法制宣传并提醒广
大民众谨防诈骗,国家要建立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财富分配机制。
关键词:诈骗; 诈骗犯罪 ;启示
中图分类号:D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 )
1000-8772 2016 19-0200-02
诈骗罪作为《刑法》第 266 条规定的一条犯罪,是国家为打 数额幅度 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诈骗罪的具体数额标准。
击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委托委托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 2、诈骗犯罪的构成体系
而依法制定的一条法律。 由于近年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财 诈骗犯罪是由五个环环相扣 的环节组成:行为人实施欺骗
类诈骗案件频发,各类诈骗活动猖獗,犯罪嫌疑人甚是嚣张,加 行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被骗人(或继续维持 )产生认识错
上被害人的防骗意识薄弱等原因 ,行为人实施诈骗犯罪给人民 误→被骗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取得财
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从某种程度上讲 ,诈骗犯罪也影响了 物→被害人遭受财物损失。
社会的安定和谐。 因此,研究诈骗犯罪特点及成因,对于如何预
二、诈骗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防被骗,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不可忽视
的意义。 1、诈骗犯罪的现状
诈骗犯罪作为一种影响较大的传统型侵财类犯罪,早在 明
一、诈骗与诈骗犯罪
人张应俞 的《江湖奇闻 * 杜骗新书》中就有众多相关记载 ,但随
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并不一定构成诈骗犯罪。 诈骗包括诈 着时代的变迁 ,社会的转型变化 ,在市场经济 的影响下,与传统
骗治安违法行为,诈骗刑事犯罪行为。 要使诈骗行为达到诈骗 诈骗相 比,现行诈骗犯罪呈现出截然不 同的形态各异 。 对实施
罪的法定定罪标准还需具备一定条件。 下文就诈骗与诈骗犯罪 诈骗的人来说 ,有的人急功近利 ,有的人道德开始沦丧 ,有人过
的定义及构成体系做一区分。
文档评论(0)